“东方艺术奇葩”——如派盆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方艺术奇葩”——如派盆景 来源:如皋网 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最早距今有1300多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唐代李贤墓中的一幅壁画上,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画面,表明那时盆景艺术已经盛行。现藏于故宫的南宋名画《十八学士图》中,所画大理石案上设有一盆珍松,形态异常精巧。至明代,有关盆景的记载、诗画更多。当时的盆景以培养松竹为上品,陈设于几案为第一。明陆延灿《南村随笔》记载:“择花树修剪,高不盈尺,而奇秀苍古,具虬龙百尺之势,……栽以佳盎,伴以白石,列之几案,……俨然置身于长林深壑中。”如皋的盆景艺术堪称东方的艺术奇葩。在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风格各异,争奇斗艳。如派盆景则是当今公认的七大盆景流派之一。 云头雨足美人腰——传统篇 如皋盆景起源于北宋,发展于明清,鼎盛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如派盆景以“满、残、清、奇、古、怪”见长。盆景艺人首先要选好制景材料,然后上盆、蟠扎、排片,再经过长时间的“技压”成型,形成如派盆景特有的“s”状。此类盆景主干后下部后仰,上部前倾成游龙弯,枝片为云片状,顶片呈半圆形华盖顶,有“寸折寸弯鸡爪翅,云头雨足美人腰”之称。如派盆景工艺成熟,章法严谨,造型规范,独树一帜,卓立盆景艺术之园。如皋人特别钟情自己创造的“s”两弯半型盆景,为获一盆精品,有人不惜耗费毕生精力,甚至几代人陈陈相因,代代以传。现存如皋水绘园里的一盆落地盆景“六朝松”,相传为南宋文昭公曾肇所植,距今已800多年,用“源远流长”来形容如皋盆景,实不为过。 亦诗亦画夺天工——创新篇 传统的“s”两弯半盆景对奠定如派盆景在全国盆景流派中的地位功莫大焉。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如派盆景在世界盆景的竞争中无可奈何地衰落了。因为创作一盆传统的“s”两弯半盆景,少则三年五年,多则十年八载,有的甚至要穷毕生精力才能获得。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其艺术审美意趣乃至生活情趣也带有极大的跳跃性,谁有耐心去等你十年八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创造出的盆景呢?如皋盆景,一如迟暮的美人,虽然风韵犹存,却已风光不再。 令人惊奇的是,竟有那么一个人,使“迟暮美人”焕发更为迷人的青春神韵。其人名叫花汉民,一个和他的作品一样个性独特、卓尔不群的盆景艺术专家。 祖辈以种花栽草为业的花汉民,对盆景艺术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热爱和渴求,以至于原来学中医的花汉民在不惑之年更弦易辙,放弃望闻问切,全身心投入到盆景艺术的创作中来。 花汉民认为,盆景不应只是文人雅士供于几立于案的宠物,盆景应该勇敢地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大生活,成为劳动人民的精神财富。基于此,花汉民在1983年创建了一个专事花木盆景生产经营的企业,取名“绿园”,寓意非俗,解读园名,顿觉绿意盎然,清风扑面。 如前所述,花汉民既自豪于如派盆景的独特魅力,也痛心于对它的一度低迷。经过广泛考察、深入比较、反复思考,花汉民认为如派盆景要在世界盆景艺术园地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同时,大胆走出传统,博采众长,创造出另一种风格的盆景来。于是,慧眼独具的花汉民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盆景,这就是被不少新闻媒体称之为“花氏盆景”的如皋绿园盆景。花汉民以缩龙成寸之妙技,现咫尺千里之神意,其作品如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或幽深,或空灵,或淡远。他甚至以盆景造型来再现诗词的意境,于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五言绝句化成一组4件的盆景造型;尤其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另一组大型水石盆景——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作者以大写意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盆景画面冷峻高逸,大气磅礴,读来令人豪情万丈,荡气回肠。 奇葩盛开惊世界——辉煌篇 1986年春天,花汉民创作的罗汉松盆景《苍龙探海》一举夺得第17届意大利花卉博览会桂冠。第二年春,意大利政府特邀花汉民出席该国第18届花卉博览会。在著名的罗马议会大厦,花汉民作为第一个中国盆景艺术家在异国他乡宣读了自己的论文,还进行了两周的讲学。 1990年春,第五届国际花卉博览会在日本大阪举行,这是国际花木盆景艺术最高水平的角逐。花汉民为此作了精心的准备,查寻了一叠又一叠资料,选了一盆平常他最喜爱的雀梅盆景,但见它根似提爪悬空,刚劲有神,杆如蛟龙探海,虬姿盘曲,略成三角形的茂密树冠巧妙地从悬挂的下端傲然回升,苍、古、奇、怪,神韵天成。所配明代大红袍圆盆自然得体,与盆景相映成趣,极富艺术想象力的花汉民将这件盆景冠名为“饱览人间春色”,红木底架犹如锦上添花。一经展出,四座倾倒,这件盆景以无可争议的优势获得本届大赛的最高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992年,10年一届的国际园艺大赛在荷兰举行,在这次国际权威大赛上,中国共获13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