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淡化的艺术群落
摘要: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绥德炕头石狮艺术,是陕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具特征的艺术类型。然而长期以来,在美术史中,对于陕北炕头石狮的研究相对分散。本文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来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的保护,希冀陕北炕头石狮这一“被淡化的艺术群落”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陕北炕头石狮艺术 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怒放在唐宋的昙花——陕北炕头石狮
陕西炕头石狮是美术史中的一个篇章,其中包括了陕西的关中、陕北两大地区,并以陕北炕头石狮更具代表性。而唐宋以后,在美术学中,陕北炕头石狮艺术逐渐成为被淡化的艺术群落,即:一是现有的关于陕北炕头石狮艺术的研究成果或是在著作中一笔带过,或是夹杂在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的整体研究中而未单独论述,因而关于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没能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很多已有成果主要还是停留在知识叙述的层面,多是就“石狮”论“石狮”,而未能从更广阔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论述。
1 陕北炕头石狮概述
炕头石狮,也叫“拴娃石”,是流传在黄河中上游的民间艺术品和祥瑞之物,其中包括了陕西的关中、陕北两大地区,并以陕北炕头石狮更具代表性。
陕北炕头石狮主要流布在今绥德县及邻近的米脂、清涧一带,大约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而如今已逐渐淡出了陕北人的生活。1陕北炕头石狮属于小型的民间石雕,体积不大,一般小不过寸,大不盈尺。据考究,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是由上古流传下来的巫文化和古代的狮文化演变而来,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风俗与民俗的表现载体。2它与黄土文化中的“长命锁”习俗密切相关,民间视其为孩子的生命守护神。当孩子的父母在屋外劳作,为预防孩子从炕上滚落下来,便用个小石狮与孩子拴在一起,孩子因力气小而拖不动,也就掉不下炕了;其次,在当地人眼里,不过十二岁的娃娃魂不全,最易被邪毛鬼怪伤害,给小孩拴个石狮,让狮子来守护,就可以平安健康地成长。3
陕北炕头石狮这种身份职责的变化,使得它们不同于古代其他的狮子形象,而是被赋予了一种人格化的亲和力,显得既威严又可爱。
1.1 陕北炕头石狮整体造型风格
陕北炕头石狮包括头部、躯体、串铃、璎珞、底座五个部分。从整体上来看,陕北炕头石狮的造型风格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1、写意概括。它们多大胆夸张,并不刻意地去追求严格的比例和关系,也不求细节的面面俱到。艺术家将石狮头部的鬛毛、尾巴及腿部的造型分别用一些类似于菱形、同心圆等的几何纹进行概括。总而言之,陕北炕头石狮的写意造型旨在写意、写神、写心。
2、虚实相间。匠人们采用了虚实相间的雕刻风格。“实”即对局部主要部分的刻凿,而省略的其余部分是喻指“虚”。这样的造型风格是基于哲学中的阴阳观,在陕北炕头石狮的创作中,受信仰、规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石狮眼部“实”,嘴部“虚”;前肢“虚”,后肢“实”,给人以层次感。
3、稚拙自然。陕北民间匠人不追求石狮外表的光鲜亮丽以及各部分的精美雕刻,而在意一种质朴淳厚的美,传达出陕北农民憨厚、朴实的一面以及他们对民间艺术最朴素、最本真的追求。
4、动态传神。陕北炕头石狮有的蹲踞、有的站立,有的怒目、有的憨厚,造型多变,不拘一格,生态万般。通过匠人们对狮子不同动态的把握,传达出每个小狮子不同的性格,形象刻划恰到好处。
1.2 当代视野下的陕北炕头石狮
在市场冲击下,陕北石匠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炕头石狮成了文化馆、博物馆的藏品——一种极具温情的风俗逐渐消失。4由于它是旧时代的产物,如今早已退出了陕北人的生活,古代那种崇拜炕头石狮、雕刻炕头石狮、使用炕头石狮等现象已不复存在。
然而,作为独具特色的陕北民间文化遗物,炕头石狮艺术的文化精髓却随着时代的变迁,愈来愈彰显出其非凡的艺术魅力。陕北炕头石狮艺术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当代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非物质遗产背景下的陕北炕头石狮艺术
包括陕北炕头石狮在内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薪火,凝聚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任何一种对陕北炕头石狮的破坏,遗失的是石狮,毁的却是文化。
2.1 陕北炕头石狮保护现状
陕北炕头石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列入其中,其保护单位是陕西省绥德县人民政府。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三级政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针对炕头石狮的濒危状况采取了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2.1.1 陕北炕头石狮的濒危状况
1、炕头石狮雕刻工序多、经济效益小,因此民间艺人渐渐丢弃了这种“不来钱”的什物,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炕头石狮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