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由于脑动脉内形成血栓使脑动脉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最常累及大脑中动脉,影响内囊区供血,表现为“三偏征”。 常在静态时发病,伴有神经定位体征,发病24h内CT可显示正常。 发病早期(6h内)溶栓治疗、早期康复有利于减轻残疾。 小 结 脑栓塞 脑栓塞——概念 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 使血管腔急性闭塞, 引起相应供血区 脑组织缺血坏死与脑功能障碍 栓塞性脑梗死(embolic infarction)占脑梗死15% 脑栓塞——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1.心源性 ★占60%~75% 2.非心源性 3.来源不明性 栓子 堵塞脑动脉 阻断脑血流 脑组织缺血、 缺氧、坏死 发病机制 脑栓塞——临床表现 1.发病特点 : 活动中急骤发病而无先兆, 局灶性神经体征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 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2.神经系统表现:栓塞的大脑动脉不同,神经系统表现亦不同。 3.大多数病人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病 。 脑栓塞——诊断要点 常活动时骤然起病,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到高峰。 有神经定位体征。 结合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 有心脏病史或栓子来源或其他脏器栓塞 脑栓塞——治疗要点 1. 脑部损害的治疗(同脑血栓形成) 2.原发病的治疗(病因治疗)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特征比较 腔隙性梗死 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空腔,故称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梗死 概 述 主要累及脑的深部白质、基底节、丘脑和桥脑等部位,形成腔隙状梗死灶 部分病灶位于脑的相对静区,无明显的神经缺损症状,放射学检查或尸解时才得以证实,故称为静息性梗死或无症状性梗死 腔隙性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的20%~30% 腔隙性梗死 概 述 脑 梗 死 脑血管病 急性 慢性 脑动脉硬化症 血管性痴呆 24h内恢复 出血性 缺血性 超过24h 破入脑实质 脑表面 TIA 脑出血 SAH 脑梗死 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 腔隙性脑梗死 分类 ...... 脑梗死 概念 指局部脑组织由于 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的 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约占全部CVD 的70% 临床常见类型: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脑梗塞 脑部血液供应 颈动脉 系统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半球前 3/5 眼、额叶、顶叶、颞叶、基底节 椎-基底 动脉系统 椎动脉 椎基底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半球后2/5、脑干和小脑 枕叶、脑干、小脑 脑血栓形成 病因及发病机制 诊断要点 概念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 临床表现 预后及预防 脑血栓形成——概念 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 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脑动脉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粥样硬化斑块 血栓 脑血栓形成——病因 1. 动脉粥样硬化 2.动脉炎 3.先天性动脉狭窄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5.血高凝状态 ... 基本病因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脂 冠心病 吸烟 肥胖 活动少 ··· 脑动脉 粥样硬化 血小板 粘附、沉着 脑血栓 形成 脑动脉 闭塞 脑组织 缺血、 缺氧、 坏死 危险因素 脑血栓形成 的基本病因 脑血栓形成——发病机制 血流缓慢时 梗 塞 灶 周边半暗带 中心坏死区 可逆性损害 不可逆性损害 正常 缺血 半暗带 脑血栓形成——病理 6h内溶栓 中心 坏死区 脑血栓形成病灶 内有侧支循环、 存活的神经元 细胞迅速死亡 脑血栓形成——病理 1 超早期(1~6h) 部分细胞肿胀,病变脑组织变化不明显 2 急性期(6~24 ) 细胞明显缺血,脑组织苍白和轻度肿胀 3 坏死期(24~48h) 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脑组织明显水肿 4 软化期(3d~3w) 病变区液化变软 5 恢复期(3~4w后) 脑组织萎缩,形成胶质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