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特第四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道路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道路 1、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 (1)神学政治观。如,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2)道德政治观。如,“正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为政以德”。 (3)权术政治观。如,韩非子的“法”、“术”、“势”、 马基雅维利的“狮子和狐狸”。 (4)管理政治观。如,“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5)法律政治观。如,奥地利法学家凯尔森:政治是一个制定、遵守、执行法律的过程。 (6)政策政治观。如,行为主义政治学观点: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 (7)分配政治观。如,戴维·伊斯顿的“所谓政治,就是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哈罗德·拉斯韦尔的著作“政治:谁得到什么,什么时候得到及如何得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观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的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 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以国家政权机构为主体的各类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 社会社会主义政治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人民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政治的主要内容除了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的阶级斗争是政治问题以外,由党和国家制定和组织实施的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由国家政权协调、整合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和关系的大政方针和重大举措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制度和多党制度? “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实现的“民主”,并不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实际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和制衡。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权利具有不可分割性,不存在根本利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此,在中国没有搞“三权分立”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是历史形成的,反映了其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特别是资本集团分割国家权力的需要。中国的政党制度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形成的,目前也同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状况相适应,同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民族众多等实际状况相适应,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实践成效已经彰显 党和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不是“清谈馆”和“争闹馆”。 各种民主协商制度较为普遍。 民主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民主参与渠道也在不断丰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高举人民民主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里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两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 政治建设的一般目标(共同目标)应当包括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和基本要求,即自由、平等、人权、人道、民主、法治、义务、责任、公正、公平、和平、诚实、宽容、互助、博爱,等等。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目标的依据 李铁映在《论民主》一书中说,衡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败的标准主要有:第一,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二,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三,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第四,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虞崇胜教授认为,确立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目标的限制条件或基本依据大致可归纳为: 1、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必须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不能自立于人类政治文明大道之外; 2、政治文明建设的目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