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讲(特岗教师1102116).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访 在你的观念里,健康指的是什么? 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健康的? 讲座教师介绍 主要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一、关于心理健康 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心理学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现在这种痛苦已经在教师和其他群体中体现出来,但解决还仅仅才开始。 (一)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 1.大众对健康的解释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健康的解释限定在生理方面,所谓健康就是“非病理”状态,这是一个消极的低层次的健康理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善,人们提出“身心健康”的概念。 2.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解释 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释: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 20世纪80年代的解释: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获得最佳完善感。 3.我们的解释: 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 它包括健康的组成、健康的特点(稳定、和谐)、健康是一种状态。 WHO的健康因素 自然环境 医疗条件 社会环境 遗传因素 心理行为方式 大家认为以上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所站得比例是多少? 案例分析。 WHO健康元素比例 自然环境7% 医疗条件8% 社会环境10% 遗传因素15% 心理行为方式60% 为什么健康问题多? 为什么疾病多? 没有按照健康的模式去理解! 没有按照健康的模式去生活! 92%的疾病是和医疗没有关系的! 宣言: 不能有药!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 血液传播--是对作恶的人的惩罚! 同性恋---违背自然的一种惩罚! 两性2%--0.17%(小概率) 假如所有的病都可以治疗! 结果:世界将乱套! 不讲原则,生活没规律! 珍惜生命,遵循生命的规律 发达国家与中国人的疾病观的不同! 举例 感冒是自限性疾病—7天自愈 抗生素破坏人的免疫力! 是对人身体健康的提醒! 现在的许多疾病是医源性的! 医生神圣的天职是唤醒患者自我康复的能力! -----希波克拉底 中国中医最尊重的典籍: 《皇帝内经》 18万字 ,而写药物的字只有600字,13种药。 现在的医疗界有良知的人—洪绍光 北京安贞医院研究药物—心脏病的药(华罗庚):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戒酒 心理平衡 重要的要记住:心理平衡!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给心脏供血-饮食20年而心理不平衡(情绪变化)只需要1秒钟可以使心脏不再供血-停跳。 怎样做到心理平衡? 做到三个“三”, 即:三个“正确”; 三个“既要”; 三个“快乐”。 三个正确: 一是正确对待自己; 二是正确对待他人; 三是正确对待社会。 (不要自卑不到位, 也不要自傲常越位) ——这是科学的世界观。 三个“既要”: 一是既要全心全意奉献社会,又  尽情享受健康人生; 二是既要有殷殷报国志,勇于追  求,敢争一流,又要有颗平   常心,在生活上甘于平淡; 三是既要有精益求精的事业追求,  又要有多姿态多彩的休闲 爱好。 ——这是科学的价值观 三个“乐”: 一是助人为乐; 二是知足常乐; 三是自得其乐。 ——这是科学的人生观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美国健康与人力服务部发表的心理健康报告的解释:心理健康是心理功能的成功性表现,它带来富有成果的生活,完善人际关系,有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逆境。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幸福、家庭 、人际关系、社区和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有利于生理健康 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

文档评论(0)

yun1022537p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