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瓯江特大桥全桥共一联(40+64+40)m连续梁,位于118#~121#墩(里程:DK263+184.36~DK263+225.06)。118#~121#墩连续梁跨鞋都大道。
一、编制依据
(40+64+40)m连续梁设计图纸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二设计速度
客车货车120km/h,。
三线路情况
双线直线梁,线间距4.6m最小半径按3500m考虑。
结构型式
1、桥面宽按人行道栏杆内侧12.8m(图3.1.1),桥面板宽13.0m,线路中心至挡碴墙内侧2.2m,轨底枕以下道碴厚0.35m轨底至梁顶高度为0.71m。2、梁全长.2m,跨度为40+64+40)m,中支点梁高为.2m,跨中梁高为.8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6m,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40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4.0m。Pa,其技术条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要求。
二、预应力体系
1、纵向及横向预应力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15.20mm高强度钢绞线,其技术条件符合GB5224标准。竖向预应力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830Mpa、弹性模量为Ep=200GPa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本梁全梁采用三向预应力。
2、管道形成:采用金属波纹管、铁皮管成孔。
3、张拉锚固体系:采用符合国家及铁道部行业标准的锚具及其配套产品,并核对其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材料
1、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
2、挡碴墙、遮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
3、人行道板采用RPC活性粉末混凝土。
4、保护层采用C40纤维混凝土。
四、支座
支座采用TQZ(NS)型球型支座。
第三章 主要施工机具和设备
一、悬浇挂篮
64m主跨连续梁采用三角架斜拉式挂篮,1个挂篮重40.5吨。为方便安装及保证结构受力,设计时立柱按实际长度缩短10mm设计,立柱支座下设千斤顶顶紧装置,施工时每侧2组立柱同步顶紧,顶伸10mm,以吊带绷紧为宜,到位后支座下超垫板,并用螺栓与大梁固定。
1、注意事项
采用悬臂灌注法施工,墩顶梁段分别在各墩顶灌注,其余各梁段采用活动挂篮悬臂灌注,挂篮及附属设备重不得大于60t。
(1)挂篮是悬臂浇筑施工承重结构,各结构部件要精确加工,不允许随意改变设计和采用代用材料,如确需变更,应取得设计部门同意并签认后方可变更。
(2)提吊系统用精轧螺纹钢筋,使用精轧螺纹钢筋前须进行探伤并避免电弧碰伤。
(3)挂篮使用前按规定进行预压试验以确保安全,并记录各荷载阶段的变形量。
(4)挂篮的立模高程应为设计立模高程加试验时的变形量。
第四章 模板工程
一、模板制造
1、模板除应保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荷载,保证箱梁各部分形状、尺寸,以及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度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
2、模板的分块应结构合理、装拆方便,并充分考虑模板的适应性和周转率。
3、模板材料及制作符合设计要求。钢材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中的标准。
4、外模应采用钢模模板,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严密不漏浆。
5、内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内模定位应准确、牢固,不得出现错位、上浮、胀模等情况。
6、模板的挠跨比应满足规范。外模不应超过1/400,内模不应超过1/250。
7、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不超过1.5mm。
二、模板安装
1、安装底模:先将底模就位于基座或支架上,用楔块垫平、校正、固定,底模板铺设后应当平稳,密贴,不得有空隙,相邻两板高差不得大于1mm,且不漏浆,底板两侧应当顺直,不得有明显错台,确保与外侧模连接密贴不漏浆;底模下垫块不得沉陷和下挠,同时便于拆除。
2、外模安装:外模制造时要仔细核对设计图,计算出各控制点,并做好分块布置,外模安装完成后,应仔细核对底板、顶部、腹板连接处高程及位置。
3、内模安装:内模板安装应在底、腹板(隔墙)钢筋绑扎完成并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底模上设置钢支腿,以支撑内侧模和顶模。内模和外模间设置临时撑木,内模和内模间设置撑杆和拉杆,保证模板位置安装准确。浇筑过程中梁体内的撑木要在混凝土到达前拆除。
4、张拉槽口处锚垫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2科目2(专业实务)(2010年C级科目2复习题9月17日).doc
- 42变更控制管理程序.doc
- 4S店季度网点内部培训考核+试题.doc
- 4、1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
- 4、学校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标准.doc
- 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
- 4、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
- 4、行政部工作总结.doc
- 4台10万立方储罐防腐方案.doc
- 4体系(外来)文件一览表(YC).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