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练出高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解析 第(3)问从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这体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回忆教材知识,结合思想解放对政治的影响回答“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答案 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14.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到了秦朝,儒家思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从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1)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答案 私学兴盛,诸子百家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建议实行“焚书”,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答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化训练 (3)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 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 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他各家思想,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 * * * * * 练出高分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解析 紧扣材料孔子像表现出来的是自信大方、谦谦君子的形象,找到选项含义相符者即可。“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意思是要选贤任能,故A项错误;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是要用权威而不是厚德来统治天下,故B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是指一个人必须要了解自己方能自信,要懂得礼数才能立足于社会,故C项正确;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是要统治者不尚贤,不追求难得之物,与材料中的孔子形象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3.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 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训练 练出高分 解析 从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