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道之行也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知识拓展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一、学习课文—朗读 要求: 1、朗读课文(3分钟反复朗读) 2、读准字音、停顿; 3、大声朗读; 正音,正确朗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学习课文—翻译过关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2、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学习课文—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请大胆说出你不理解的词语和语句。 全文结构: 全文可分三层: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 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 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全文的总括语。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理念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养”。 本文有哪些对句子对偶?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男有分,女有归 还有一些虽不对偶,却也属于骈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林觉民 1911年4月24日 林觉民 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字词积累 大道之行也: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矜: 皆有所养: 男有分: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是位爱国主义者、世界名人。1890年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求学于万木草堂,受康有为的影响锐意维新。参与“公车上书”。 拓展和延伸: 1、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有“大同”的踪影吗? 2、我们的社会与“大同”相比,有什么差距? 3、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你是如何看待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 自1905年11月《民报》问世,孙中山开始系统宣传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思想,他自己也在创刊号上提出了由民族、民权、民生构成的“三民主义”,正式完成了他对“民主梦”的一个比较完满的构想。 圣西门,法国19世纪上半叶第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 社会制度--实业制度所代替。实业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并尽快地改善无产阶级的物质和精神状况。在这种制度下,人人参加劳动,有计划地组织生产,采取按才能和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 。 “大同”与“小康” 如今国家也提出先要领导人民实现“小康”水平。 小康一词,出自《礼记》,据传乃孔子所言。其中《礼运》篇,描述西周初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这一篇,孔子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个是大同,一个是小康。比较起来,大同理想里说的是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子,亲和子而又不独,因此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的对象;而小康,则只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以家庭为单位。 ???????????????????????????????????????????????????????????????????????????????????????????? 作品简介与背景介绍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胜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编录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著作。 背景介绍:当时社会贫富严重分化,战乱不断,人民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