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答题时,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 或3B铅笔将机读卡(地理部分区域)相应题号下的选项涂黑,请填涂时注意科学位置;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
3.全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相对应的答题栏中,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运动是顺时针方向
C、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D、四季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2、如图1情景时,我们綦江的活动最有可能的是
A、农民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给水稻田抽水。 B、初中学生正在中考。C、学生排练迎元旦节的节目。D、政府组织专班人马到江堤边防汛。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但不得信奉宗教。
B、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C、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没有汉族人口居住。
D、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4、图2中公路AB的延伸方向是:
A、东西走向 B、西南—东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5、读图3 ,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 B、A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 [来源:学科网ZXXK]
C、C点位于A点的西南方 D、B点位于A点的正东方
6、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奔流入海,主要原因是
A、亚洲的气候复杂 B、亚洲的地形多样
C、亚洲的面积广大 D、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7、?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2年12月5日顺利抵达南极中山站。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8、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里程迅速增加,因为高速公路运输有下列优点
A、运输速度快、效率高 B、适宜长距离运输大宗笨重货物
C、运输费用低 D、路线四通八达,可以“门到门”服务
9、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介绍了自己家乡的高原。其中说法不可信的是
A、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牛羊成群
C、黄土高原:雪山连绵,地形崎岖 D、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坝子
10、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东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椰风风情,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 B、纬度位置 C、地势的影响 D、海陆位置
11、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新 课 标 第 一 网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12、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D、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13、李明“十.一”期间在天安门广场参观,看见来来往往的许多车辆。请你根据车牌判断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①黑A·01352 ②冀B·13721 ③鄂Q·01726 ④粤K·A0248 ⑤晋H·E3278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14、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与下列说法大致相吻合的是:A、秦岭——淮河线 B 、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
C、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D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5、 丽丽赴台湾探亲前查阅到台湾的相关资料,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A、居民多为高山族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贫乏 D、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17、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能源的叙述,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