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词曲二首》及其文言文复习知识精讲 开明版.doc

初三语文《词曲二首》及其文言文复习知识精讲 开明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词曲二首》及其文言文复习知识精讲 开明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词曲二首》及其文言文复习 二. 重点、难点分析: 1. 《词曲二首》 (1)初步了解古代的词、曲。 (2)体会《水调歌头》所表现的那种热爱生活与不被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3)体会《天净沙 秋思》中沦落天涯的游子飘泊孤寂的情怀。 (4)记住词曲中的名句并理解其含义。 2. 文言文复习 三. 新课讲解: 《水调歌头》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太守任期中写的。当时王安石当政,作者在政治上遭到压抑,所以词中颇有消极伤感的情绪。但他毕竟有着旷达的胸襟,又从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中达到了自我解脱。 词前小序(也可视为词题)说明作词的由来,高度概括了作者在这个中秋之夜的思想感情经历,表达了他对亲人的真挚怀念。 上阕写“欢饮赏月”时生发的奇想。为了解除自身的寂寞,作者在中秋把酒赏月时一边举着酒杯,一边询问青天,想像着“天上宫阙”这一夜的情景,并忽发“升天”奇想,但他想到月宫的高寒,想到在凄清的月宫中起舞也只能玩赏自己的孤影,感到天上又怎么能比得上人世间生活的温馨美好呢!“何似在人间”一句饱含着对人间生活的挚爱之情。 下阕写“无眠”时的思亲之情,并生发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当月儿转到朱阁的这一面,低低的照着绮户时,作者已经在“无眠”中几乎度过了一整夜,月圆而亲人不能团聚在一起,他望月而生的离愁别绪显得更浓了。然而他能宽慰自己:不能怨恨月亮总是在我远离亲人、思念亲人的时候露出圆脸,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亮总有阴晴圆缺,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是难以圆满的,还是面对现实,通过婵娟月色来传达一种平安的祝福,并且一同忘却忧愁,共享这良辰美景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充分表露出作者豪爽旷达之情。 《天净沙 秋思》 这是一首散曲。散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又一种文学形式。散曲分小令和散套两类。《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小令。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小桥”一句推出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以上为第一层。 最后两句为第二层,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句点出时间,并照应上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之,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四. 文言文复习: ① 字音 ② 字义 ③ 句义 ④ 概括 ⑤ 理解性默写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米粟(sù) 畎亩(quǎn) 谪守(zhāi) B.潜形(qián) 波澜(pō) 绮户(qǐ) C.宠辱(chóng) 岸芷(zhǐ) 殚(dān) D.宫阙(què) 婵娟(chán) 缶(fǒu) 2. 句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以俟夫(fū)观人风者得焉。得而腊(là)之以为饵。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tāng ),横无际涯。 啮人(niè) 皓月( gào) B.傅说(yuè) 胶鬲(gé) 天涯(yá) C.琼楼(qióng) 枯滕(téng) 日蹙(cù) D.莅事者(lí) 墙倾楫摧(qiáng)(jí) 4. 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 舜发于畎亩之中( ) A.发展,开展 B.发生,生成 C.发现,显现 D.起,被任用 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A.界限 B.限制 C.领域 D.范围 ③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A.事故 B.原因 C.故意 D.所以,因此 ④ 环而攻之而不胜( ) A.圆圈 B.环绕 C.环节 D.包围 5.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 ) (1)A.人恒过(犯过失) B.岁赋其二(征收) C.长烟一空(一片) D.太守谓谁(是) (2)A.当其租入(抵挡) B.衡于虑(同“横”梗塞) C.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