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诗词五首》知识精讲 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诗词五首》
二. 重点:
1. 了解诗词大意。
2. 理解表达的感情。
三. 难点:
1. 关键词语的理解。
2. 赏析诗词。
【教学步骤】:
一. 生字:
舟楫 羡 金樽 珍馐 投箸 歧路 刈麦
荷箪 饷田 灼 秉 吏禄 岁晏 嶂寐
二. 作者及诗词介绍
(一)《饮酒》
1. 释题,作者介绍:
陶渊明,东晋诗人,“田园诗派”开山祖。此诗写于四十岁辞去彭泽县令归园田隐居不久。
2. 诗句理解:
开头四句:结庐,人境,喧、远。 点明身居闹市而能闲适平静是因为“心远”所致。
中间四句:采,悠然,佳,相与。写人与自然结合一体。
后面二句:从官场回到田园,有人生的“真意”。
3. 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四句以“东篱下”“采菊”为起点,诗人漫不经心,远方的“南山”扑入眼帘。“悠然”既是诗人的神态,也点出“东篱”与“南山”这段空间相距较远。由“南山”生发出“山气”、再由“日夕”引出“飞鸟相与还”的农村黄昏的幽静景色,“佳”字的含意也就有了着落:这四句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清人王国维曾举例,将之誉为“无我之境”,意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合一。
4. 小结:
本诗着力抒发了作者归隐之后悠闲恬静的欢快心情,意在言在,可以发现诗人鄙视争名逐利的官场生活。
诗歌先通过自问自答道出了身处人境而能没有车马喧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是因为从精神上摆脱了环境的干扰(“心远地自偏”)。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与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并且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表露了“欲辩已忘言”的纯任自然的恬淡心情。
(二)《望庭湖赠张丞相》
1. 释题,简介作者
张丞相,即张九龄。
孟浩然,唐朝诗人,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诗人写作此诗的目的在于请求引荐,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
2. 诗句理解:
首联:广阔的湖水与天连成一片。
颔联:洞庭湖非常雄伟:云气蒸腾,可远达云梦泽;波涛汹涌,可摇撼岳阳城。
颈联:想为国服务,可是没人推荐,自己过着安闲的生活,不免愧对皇上。
尾联:暗示无人推荐,不能为国效力。
3. 名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气势。
4. 小结:
诗人以望洞庭起兴,委婉而巧妙地向张九龄(题目中的张丞相)表达了不甘山林寂寞,寻求引援的迫切心情。尽管这只是一首干谒求仕的诗,却写得气势宏伟,不亢不卑,别具一格。因而传诵至今。
(三)行路难(其一)
1. 释题,简介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亲迁居至绵州昌隆的青莲乡。天宝初应诏供奉翰林,一年多因权贵谗言被解职。《行路难》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
2. 诗句理解:
一、二句:写三年宫廷供职时的生活享乐。
三、四句:写离开长安前起初情绪的写照。
五、六句:暗喻自己的政治道路被权贵堵塞,愿望无法实现。
七、八句:要像姜尚、伊尹那样等待时机,再展鸿图。
九、十句:控诉权贵对自己的谗毁。
十一、十二句:表达诗人一定要实现宏大抱负的信念。
思想内容:
3. 名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常用来表达自己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4. 小结:
通过写自己离京时的心理活动,揭示了世路的艰难,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现实对诗人远大政治抱负的阻碍,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突出了诗人的倔强、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四)《观刈麦》
1. 释题,作者介绍
刈:收割。
白居易,字乐天,香山居士。他的诗歌主题专一明确;叙事和抒情议论相结合,语言通俗,平易近人。
2. 诗词理解
一层(1-8)写妇幼给田园劳动的人送饭食。
二层(9-12)极力渲染劳动之艰辛。
三层(13-20)贫妇诉说租税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难。
四层(21-26)诗人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
3. 名句: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描绘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辛劳动的情景
4. 小结:
作者通过对农忙时节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五)《渔家傲》。
1. 释题、作者介绍
渔家傲,词牌名。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 诗词理解
上片写景:景中带情:
写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
下片抒情,情中看景:
表达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3. 名句: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通过描绘边塞苍凉萧瑟的景色,抒发慷慨激昂的情怀
4. 小结:
这首词是他在西北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三英语Unit4—Unit 6 Review知识精讲 教育科学版.doc
- 初三英语Unit4 Topic 1 The spaceship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computers知识精讲 湘教版(修订版).doc
- 初三英语Unit5 Have a good time知识精讲 人教版(朗文).doc
- 初三英语Unit5 It must belong to Carla知识精讲 人教版(新目标).doc
- 初三英语Unit5 Great People (L37—L40)知识精讲 冀教版 .doc
- 初三英语Unit5 Great People(L33—L36)知识精讲 冀教版.doc
- 初三英语Unit4 Topic 3 We will live in space one day.知识精讲 湘教版(修订版).doc
- 初三英语Unit4 Topic 2 When was it developed 知识精讲 湘教版(修订版).doc
- 初三英语Unit5—Unit 6阶段复习知识精讲 冀教版.doc
- 初三英语Unit6 Mainly revision知识精讲 人教版(朗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