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资本主义萌芽 *生产关系的调整 *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 重点: 一条鞭法的内容: “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 ◇田赋、徭役合并。(按田亩征收) ◇把过去按户或按丁征派的其它差役合并,改为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一概征银。 清初的更名田 “将前明废藩田产给予原种之人,改为民产, 号为更名地, 永为世业。” ——《清通典.田制》 清初的摊丁入亩 地丁合一: 征税的标准是田亩的多寡 征税的形式是银两 机房 机户 机工 出资 出力 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早期资本家)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早期的工人) 剥削方式 分工 规模 手工工场 手工作坊 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区别 大 小 有 无 人身剥削 雇佣剥削 剩余价值 资金匮乏 赚钱购房置地 市场狭小 设关卡征重税 闭关自守 农民贫困无力购买 重农抑商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 封建剥削残酷 腐朽封建制度严重的阻碍 整合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概念 (1)条件 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繁荣 (2)时间、地点 (3)表现 2.缓慢发展 1.产生 (1)发展的原因、缓慢的原因 (2)缓慢发展的表现 3.影响 第五节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鞑靼 瓦剌 回部 藏族 西南各民族 台湾族 东 北 西 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东南 女真 明清时期的边疆各族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台湾 西南 西藏 新疆 蒙古 清 朝 前 期 明 朝 瓦剌骑兵曾抵北京城下; 鞑靼俺答汗与明修好;互市 粉碎噶尔丹割据势力,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土尔扈特部回归 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统管新疆地区 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 确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 土司制度 平定“三藩之乱”; 推行“改土归流” 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设台湾府 * * 中国古代史教材分析 高三教材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重点的确定 二、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对概念完整、准确的把握 知识网络中的连接点(主干知识); 体现史学新观点、新理念及现实热点的知识; 选择重点的依据 四、对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 五、对不要求掌握的知识的处理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藩镇是唐玄宗及安史之乱后在边境地区或内地设置的军镇, 藩镇的长官叫节度史。 安史之乱后,节度史不向中央缴纳赋税、自己委派官吏、军队不听中央调度、死后职位由儿子或部将继任。 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藩镇割据与唐朝的灭亡 唐 辽 西夏 五代 十国 北宋 南宋 金 元 第二节 北宋的建立和 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重点: *科举制的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理解和掌握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集中军权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调任为地方节度史 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立枢密院,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 地方军精壮之士选入禁军,强干弱枝 中央: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 地方:文官任知州,设州通判,相互牵制 集中 行政权 在各路设转运使,大部分赋税归中央 文官任地方司法人员,死刑报中央核准 集中 财权 司法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集中军权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调任为地方节度史 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立枢密院,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 选地方军精壮之士入禁军,强干弱枝 中央: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 地方:文官任知州,设州通判,相互牵制 集中 行政权 在各路设转运使,大部分赋税归中央 文官任地方司法人员,死刑报中央核准 集中 财权 司法权 皇 帝 文官任司法 北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地 方 藩镇 节度使 知州(政) 地方禁军 转运使(财政) 中央 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土地兼并严重 2.农民的反抗斗争 3.冗官、冗兵、冗费 4.辽、西夏的威胁 二、王安石变法(1069年) 阶级矛盾尖锐 财政入不敷出 边境军事危机 整顿太学 改革科举制度 教育 将兵法 保甲法 军事 农田水利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募役法 青苗法 理 财 成 效 措 施 增加了政府收入;缓和了阶级矛盾 促进了经济发展 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 失败的原因 触犯大地主的利益 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触犯商人、官僚利益 第四节 辽、西夏的建立 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 2008届高考生物综合练习二.doc
- 2008届高考生物综合练习一.doc
- 2008届高考生物综合练习五.doc
- 2008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系列测试题5.doc
- 2008届高考生物综合练习三.doc
- 2008届高考生物综合练习四.doc
- 200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
- 200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七--语言表达与运用.doc
- 2008届高考英语复习学案.doc
- 2008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ppt.ppt
- 200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商品和商品经济试题卷.doc
- 200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国民收人的分配与财政.doc
- 200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当代世界市场.doc
- 2008高考地理复习 必修1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试题.doc
- 200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课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ppt.ppt
- 2008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图》 ppt.ppt
- 200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辨证的发展观》ppt.ppt
- 200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ppt.ppt
- 200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