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高考语文复习 仿写指导与考场易见题型类编
一、指导
仿写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极为D。它涉及到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复句有关知识、逻辑知识等。所仿写的句子要中心明确,构思新颖,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本题一般放在第II卷被称为高考改革的试验田的第六大题考察,灵活多变;万变不离其宗,其特点可概括如下:
考察内容:与时代息息相关,与生活密切相连,体现大语文观,体现人文性,体现工具性,体现实用性。
考察形式:考题给考生提供样式(写作形式),让考生或自行立意,或更换角度,自主选材;字数一般不作严格限制。
从题型特点来看,本题综合性较强,既有对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考察,又有对写作知识的考察,因此,答题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注意以下几点:
1.审题立意:看清要求,主题明确,立意积极向上。
典型例题一
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3题: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优秀个案赏析]
学校是运载我们驶向胜利彼岸的船:
校长是船长,
老师是服务员,
你我他都是船上的乘客。
赏析:句子对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进行了歌颂,积极向上。
[典型病例诊断]
典型病例1:
学校是一座监狱:
校长是监狱长,
老师是看守,
你、我、他是监狱里的囚犯。
典型病例2:
学校是一座庙:
校长是方丈,
老师是大师兄,
你、我、他是庙里的和尚。
诊断: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怎能如此立意!
2.选材:选自己熟悉的材料;否则,就是难为自己,难免出现硬伤。
典型例题二
(2003北京春季,23)请选择另一事物进行仿写。要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事物的特征并寄予一定的思想感情。
雨伞
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
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
却湿透你自己。
[优秀个案赏析]
蜡烛
你注定一生与黑暗为伴,
时时为别人带来光明,
却牺牲了自己。
赏析:从自己熟悉的蜡烛、拖把、橡皮等入手,思路开阔。
嫦娥
你注定一生与思念为伴,
时时为别人带来遐想,
却迷失了自己。
[典型病例诊断]
诊断:选择了虚幻、远离现实的材料——嫦娥,不能充分挖掘其本质特征,因而,也就不能够成功的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段,在形式上与例句不同,仿写失败。
典型例题三
照下面的句子,选择新的写作对象,另写一组句子。
老师的周围飘扬着许多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时老师撒下的智慧的花朵。
。
[优秀个案赏析]
课桌上放着许多书籍,不,那不是书籍,那是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
她的头上飘着一头秀发,不,那不是秀发,那是理发师精心设计的杰作。
赏析:从自己熟悉的材料入手,升华主题,这是高效仿写的经验之所在。
爱因斯坦的实验室里摆放着许多实验,不,那不是实验,那是他辛勤工作的工具。
诊断:选择了远离自身实际的、不熟悉的爱因斯坦的材料,致使比喻失当。
3.形式一致:仿写,仿的就是形式。这里的形式是指,结构、句式特点、逻辑、修辞等。要注意修辞。从积极修辞来看,要考虑使用《考试大纲》规定的8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拟人、对偶、对比等;从消极修辞的角度来看,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句式的整齐、音节的和谐)以及得体。
典型例题四
仿照例句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喻体。(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女儿是母亲的一面镜子:
在女儿这面镜中,
母亲找出了她,
美丽的人间四月天。
[优秀个案赏析]
学生是老师的一架天平:
在学生这架天平上,
老师称到了他,
丰收果实的分量。
赏析:在结构上,用了总分式;从语言上,用了比喻(暗喻)的形式。
[典型病例诊断]
儿子是父亲的一面镜子:
在儿子这面镜中,
父亲找出了她,
丰收的人间十月天。
诊断:没有选择新的喻体。
二、考场常见题型类编
1. 嵌入式。要求仿写的内容镶嵌在语段当中,既有上文的语境,又有下文语境。
⑴(2005年北京卷,2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