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 学习提示 第一节 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及其特点 一、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内容 二、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一、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内容 科技革命的含义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总称。 科学革命是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要发现,即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 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 二战前的两次科技革命 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 科学革命时间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60年代达到了高潮 三大领域 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 化学:元素周期律、新化学分支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 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 新材料技术(合成材料) 新能源技术(核能很可怕) 生物工程技术(克隆也很可怕) 开发空间技术(利用太空资源) 海洋工程技术(海洋是资源宝库和生存空间) 微电子技术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真空管) 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出现 1958年,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 1964年,诞生采用集成电路的第3代计算机 1975年,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4代计算机出现,每秒运算效率为数亿次 1991年,美国研制出每秒运算1万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真空管”(Vacuum Tube),代表玻璃瓶内部抽真空,以利于游离电子的流动,也可有效降低灯丝的氧化损耗。 新材料技术 金属材料 合金钢;钛合金、记忆型合金、超导材料(补充视频)等; 非金属材料 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硼纤维、光导纤维等); 复合材料 玻璃钢、塑钢、金属陶瓷等; 新能源技术 原子能(核能) 太阳能 风能 生物燃料 燃料电池 海洋能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细胞工程(细胞融合) 生物转化工程(酶工程) 发酵工程(生物发酵) 空间开发技术 空间通讯技术 遥测遥感技术 空间军事技术 空间运输技术 空间工业技术 海洋工程技术 海底能源 资源开发 海洋空间利用 海洋环境保护 水产资源开发 海洋救捞 潜水技术 海底施工技术等 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战后生产力的发展 和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表现)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改善了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扩大了商品市场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先思考一下: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的。 表3-1的统计数据表明,战后美国和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而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则完全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 。 表3-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率的比(%) 扩大了资本积累 战后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职工工资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仍在增大。 例如,1955—1973年,日本30人以上的企业职工实际工资提高了将近7倍,而劳动生产率增长了9倍,结果剩余价值率从1955年的134%上升到1960年的443%。 美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1948年为236.7%,1960年为249.3%,1970年为289.0%,1977年为325.3%,30年间提高了将近40%。这就为扩大资本积累、扩大投资、加速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条件。 改善了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战后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了极大丰富,从而为扩大再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战后科技革命中,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和良种化,空前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把大批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来源。(中国也是如此) 扩大了商品市场 战前1914—1938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共增加了52%,年平均增长不到1.7%,而战后1946—1970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大约4倍,年平均增长6%左右。 据统计,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普遍明显高于战前。 美国由于原有基数较大和战后把主要力量用于军备竞赛上等原因,战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也有较大的提高(参见课本表3-2)。 表3-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情况(%)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劳动者日益智力化 劳动工具日趋自动化 劳动对象日趋人工化 劳动者日益智力化 脑力劳动逐渐取代体力劳动 白领工人逐渐取代蓝领工人 劳动工具日益自动化 机械化生产转为自动化生产 “自动化车间” “自动化工厂” 劳动对象日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