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道德.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道德 ——王皓儇 100301010037 道德? 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 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行、品行、王道。”  中国出现如此严重反常的不救老人、不救幼童的社会问题,国人在感叹中国社会病得很严重,在惊呼人们的良心何在?良知何在?正气何在?仁爱何在?人性何在?道德何在? 难道我们的道德真的沦丧了吗?是社会病了,还是我们病了? 在这里我想送大家一首诗 一般认为,不救老人、不救幼童是“怕惹麻烦”“怕惹官司”,于是袖手旁观,冷漠置之,便成了不得已的且无奈的选择。 就算这样,可我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公道自在人心,世间还是充满真爱的。 怎么办? 道德的底线:“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之事不可为”,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 道德的中线:“助人之心必须有,助人之事必须为”,这是做一个文明人所必备的“助人为乐”的道德境界; 道德的最高境界: “大爱无疆,急公好义,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这是做一个高尚文明人所必须具有的道德楷模品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道德教养、道德素质、道德品性,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社会道德要求。 我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加上大家的努力,我们国家的道德状况一定会越来越好,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国家也会越来越繁荣昌盛的。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是谁说的? *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作家和他的一个朋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乞讨者,当时那个作家的朋友就说:“像这种有手有脚还来乞讨的人,没必要可怜他”。可那个作家还是施舍了那个乞讨者,他朋友问为什么?他回道:“我并不是施舍给那个人,而是施舍给人道”。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语录)。 可现在????????? 佛山两岁女幼童王悦被两车碾轧,不但两肇事司机逃逸,路过的18人熟视无睹,漠然不救,最后才被一位拾荒的老妇施救。(小悦悦事件) 老人摔倒不敢扶…… 让灵魂跟上来 绿地越来越少,场地越来越多; 动物越来越少,人物越来越多; 安睡越来越少,失眠越来越多; 信任越来越少,猜疑越来越多; 印第安人说过:如果走的太快, 请停一停,让灵魂跟上来。   孔子 老子 孟子 道子 Yes good no no no *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