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师讲座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商学院书法协会第十六届 冯勇老师书法知识讲座策划方案 笔歌墨舞 翰逸神飞 策 划 书 湖南商学院院团委 湖南商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 湖南商学院大学生书法协会 2011年11月15日 引言: 古人云:“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祝允明)。说的是书法学习中功力(主要指用笔功夫)与性情的关系。与此相关的,是心与笔或法与意、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柳公权楷书学颜,赵孟頫兼师颜、柳,功力不可谓不深,然皆执法过严,转不及鲁公之见性情。今人则反是,多侈言个性而不肯潜心师古,终不免流于信笔与滥情。这说明功与性的关系难以处理得恰到好处。功与性的关系问题是个大题目,兹仅结合我对冯勇书法近作的观感,略陈鄙见。 冯勇2006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得美术学(书法)硕士学位后,回到湖南工作。他秉持一贯的勤奋,工作之余临池不辍,积累了大量作品。冯勇是那种真正喜爱书法、又肯用功的人,他的高产与勤奋,应视为他对书法挚爱与不懈追求的表现。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性情随和,大大咧咧,很阳光也很本色,似乎从没有烦心事,而做起事情来又颇有耐心和定力。可以说,冯勇身上具有某种特别的艺术气质。 冯勇写字轻松自在,不做作,不勉强。从他的作品里,几乎看不到含糊迟滞的用笔或生硬牵强的结构。这是因为他能随性适分,又有较强的用笔驾驭能力和造型能力。随性即所谓“率性”。用笔贵在用锋,能因其势而用,即米芾所谓“得笔”。能率性而得笔,心手相应相发,下笔自有我在。所谓书法个性,究以自然流露为贵,非强索可得。率性与得笔,合之双美,离之两伤。二者相离,即所谓“有性无功”或“有功无性”;两者相谐,乃能尽人情又尽物理。习书首重用笔,能得笔意则无适而不可,所谓“信手自然,动有姿态”(东坡语),而赵孟頫亦有“用笔为上”之说。然临纸命笔,首须率性,贵果敢而自如,所谓能尽人之情乃能尽物之情。冯勇循序以进,其用力步骤、方向是对的。他笔法娴熟,下笔肯定,运笔流畅,前后笔应接自然,故能结构妥帖,通篇一贯。冯勇把握字结构的能力很强,一般人觉得极难处理的字,他却能以轻松自如的笔调,写得生动而富有韵致。冯勇研习过硬笔书法,但凡有此经历而转习传统书法者,往往娴于用笔而巧于结字。 冯勇用笔属于快节奏,他善于在急速的盘旋中取势、结势、造势。以有节奏的用笔统领结构、章法,符合书法生成的原理。节奏为用笔的内在属性,是时间性的东西,与空间性相互为用。能率性而且得笔,运笔始能顺畅;内里的笔势或节奏顺了,表现于外的“形”就容易顺起来,整幅看去便适目合心。其中道理,唐代孙过庭《书谱》已约略论及,明代赵宧光《寒山帚谈》论“结”与“构”关系时分析得更细密。许多人不明此理,只知在外形、外相上用力,反因节奏紊乱而导致“形”的支离或造作。 冯勇的书法灵秀清丽、爽利峻峭,似跃动着的山间清泉。他用笔干净利落,轻灵洒脱,毫不拖泥带水。凌厉、灵秀、跳脱,大约是湖南书法固有的特色。从湖南出土的战国、秦汉简帛书及三国时吴简,唐代欧阳询、怀素,清代何绍基,到现代齐白石、毛泽东,约略可见前后相通的某些地域性的书风特点。此外,湖南书法里还洋溢着一种顽强的自我做主意识。这决非无故而然,其背后必潜藏深远的文化传统。近年来,南京师大书法系先后招收过多名湖南籍学员(冯勇是其中唯一的研究生),我对湖南近年书法因此多所关注,并自然联想到湖南地区自古以来的书风。考入南京师大的几位湖南籍同学,其“自我做主”的意识在临帖时表现最明显,他们往往临得不够“写实”,而个人想法却每每顽强地冒出头来,仿佛心底里总涌动着一股无法抑制的要打破既有东西的冲动。在创作阶段,这种固有的自我意识无疑正是所谓创新意识的源泉。因此我想,只要他们在学习初期能耐住性子,打好基本功,这些同学就会在书法道路上稳步前进,而不愁写不出个性风采。 说到书法个性,通常认为它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的产物,此说大体不错。但我们分明看到,对于继承传统的简单化理解,可以毁掉人的个性与创造力。我常想,历代书法大家,比如苏东坡,很可能在儿时,笔下便已潜藏着与其天性相应的艺术个性因子。无法想象,埋没或失却了作为独立人格要素的个性,艺术个性与创新将何由产生! 冯勇读研究生期间,系统学过各种书体,而他平时用力较多的是行、草和带点行书味儿的小楷,此乃性之所近,既非刻意为之,亦非为追随时风。其实他写的大篆也颇具情味。我常劝其多留心篆、隶,因为真、行、草这几种后起的书体,本源自篆、隶,必以篆、隶滋养,乃能入于沉厚,备其古雅。冯勇近来的作品,较以前多了些许生辣,这是因为他运笔更加果敢沉劲,并加大了提按的幅度和使转的力度,这是可喜的倾向。 我觉得冯勇还可以在以下方面进一步用力:一是关注笔锋与纸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用笔的涩势和点画线条的质感,以丰富用笔的意蕴,避免因用笔过快而易生轻滑。这需要更多地留心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