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用手指游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乐趣
摘要: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手腕和指尖等小肌肉群的运动,不仅能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完善发展,而且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本文通过对一名叫群群的孩子在手工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的仔细观察后,进行了深入细微的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以“智慧在指尖流淌,创意在心灵绽放”的结论,记录了群群在手工活动中的成长经历。
关键词:手工活动 指尖 创意
一、问题的提出
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认为:“幼儿手工是内在于儿童的一种语言,是儿童自我表达的工具,儿童手工具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和形式。”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儿童的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所以,我以班级特色“手工”作为研究的课题,通过仔细观察、深入分析、有效引导等,使一名叫群群的孩子在各种各样的手工活动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也让更多的孩子在手工活动中受益无穷。
二、问题的分析
个案介绍
群群,男,6岁,中班,性格活泼开朗,喜欢玩一些运动类的游戏,对于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他的注意力不太集中。
手工活动中的群群:拿到手里的手工材料,总喜欢团成一团,例如:喜欢把橡皮泥做成一个大球;喜欢把纸团成纸团等等。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喜欢自言自语,注意力不集中,对自己的作品缺乏信心,总要藏起来,听到同伴否定的评价时,就瞒着头趴在桌子上。
案例一:折纸——牵牛花
神情:不假思索!眼睛瞟了一眼流程图不知所措。
语言:看不懂,我做不起来。
动作:胡乱地将手中的白纸团成一团,并用记号笔进行“装饰”。
结果:纸团上出现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黑点。
案例二:泥塑——特色点心
神情:看着身旁正在制作蛋糕的小朋友,显得不耐烦。
语言:做蛋糕,这么麻烦啊?看我做个大汤圆。
动作:拿起一团橡皮泥,使劲地捏、搓。
结果:毫无装饰的一团橡皮泥。
案例三:剪纸——窗花
神情:茫然!眼睛盯着黑板上的窗花作品。
语言:哇!要在纸上剪这么多洞啊!
动作:迟迟不动手——反复折叠蜡光纸——终于下手——剪刀迅速地动了几下——展开作品
结果:一张零零散散的蜡光纸。
个案分析
1.该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缺乏自信
“折纸”作为班级特色,平时组织的活动也比较多,每次活动都要求孩子们看着简单、明了的示意图,自主探索折叠的方法,大部分幼儿都能大胆地进行尝试。但是这对于群群来说,似乎有一道迈不过的坎。从他的语言表现来看:首先,他看不懂流程图上的箭头、线条等;其次,“我做不起来”可以看出他不自信,不敢去尝试一下。
2.该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不浓
从群群在手工活动中的种种动作表现“胡乱地团纸团、团橡皮泥、不假思索地剪纸”可以看出,群群并不喜欢手工活动。首先,他对提供的操作材料、用具不理解;其次,他对教师以及同伴的作品不感兴趣,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再次,在活动中他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考虑操作的要求是什么,也不考虑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得到认可等,只知道要把手工材料用起来,而得到的作品只是流于形式,从中他也得不到任何的乐趣。
3.该幼儿在手工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
从群群的神情“不假思索!眼睛瞟了一眼流程图不知所措”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把手工活动放在心上,没有经过仔细地观察、探索、琢磨操作材料就表现出不感兴趣的样子,看见身旁小伙伴操作的过程,也表现得不耐烦。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他也总喜欢摇着头、晃着身子、动着嘴巴,注意力完全分散。 1 2 3 后1页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docx VIP
-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检查细则一.doc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pdf VIP
-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docx VIP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