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模式与中国新改革
1改革是必须的,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要排除各种干扰,回归市场化改革方向
2靠经济刺激只能支撑短暂的虚假增长,要想有可持续的真实增长还得靠改革
3市场经济不但是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而且是最有德性、最公平的经济制度
4过去重发展轻改革,发改委差点叫发展委;过去总理管改革,现在司长管改革
编者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高尚全近日与宏观经济学者胡释之就中国改革前景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本次对话将分为两期推出,在本期对话里,高尚全表示,“人们期待十八大以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有一个新的起点。”
排除各种干扰 回归市场化改革方向
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容易改的改了,不容易改的还没改,所以改革的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是空前的,不能以为有了中国模式就行了,不要改革了,那是不行的。我们要取得共识,要排除各种干扰和体制性障碍,回归到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胡释之:今天很高兴和高老聊一聊中国改革的前景。
高尚全:我看了“7·23”讲话,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全党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我觉得他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讲得很清楚,所以人们期待十八大以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有一个新的起点。
胡释之: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当前凝聚改革共识,就是要重申市场化改革方向。中国的改革是有一个明确方向的,就是朝向市场经济。但回顾一下过去的10年,这个目标是有动摇的。
像2004年的所谓国企改革大讨论,有人就说改革失败了,把所有出现的问题都认为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问题。这种遗毒现在还有,前些天陕西要限制开发商的利润,就是把本来由政府土地垄断造成的问题转嫁,让人觉得好像是开发商贪婪带来的问题,让大家去仇恨利润,仇恨市场。把明明是因为改革不彻底带来的问题弄成是改革带来的问题,把明明是市场化程度不够带来的问题弄成是市场化带来的问题。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更多是用推进改革的方式让我们度过危机。但因为有了这种否定改革的舆论,到了2008年,我们又一次遇到外部危机的时候,而且这次是美国金融危机,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出现的危机,我们就没有选择再用深化改革的方式来应对危机,而是用那种凯恩斯主义的办法来刺激经济。而且短期看起来是起了效果的,以致出现了所谓的中国模式论。
这个就危险了,这等于是否定了继续改革的必要,觉得中国现在这个模式就挺好的,国有经济还占比重大挺好的,可以在危机时候拯救我们的经济。但很快这种声音,像今年就听的很少了。短短几年过去,这种刺激起来的经济的疲软就显现出来了,现在又要准备再次刺激了,说明所谓的中国模式是撑不久的。
我想经过这次凯恩斯主义的破产,大家要重新回到一个认识上来,就是不改革不行。靠经济刺激只能支撑短暂的虚假增长,要想有可持续的真实增长还得靠改革。过去的经验证明,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救中国。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还远没有够,空间还非常大。
高尚全:过去的老体制有一个弊病,一统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又统,这么个循环,没有找到一个改革的目标。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14大确定了改革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我们经过长期摸索,从实践的经验教训里头,得出结论,不搞市场经济是不行的。我在一机部呆过,给你举个例子。沈阳有两个厂子挨着,一墙之隔,一个是冶炼厂,另外一个是变压器厂。变压器厂需要大量的铜,由一机部从云南等地调到沈阳,沈阳冶炼厂生产的铜,由冶金部调到全国。一墙之隔,本来市场可以解决了嘛,不需要远距离的运输,浪费资源,但过去不行。
这个例子给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就觉得这样子的体制不行。另外还有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很多企业需要降温的设备,那个时候降温设备也没有空调,就是鼓风机。但企业安鼓风机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的审批,有七个部门审批,审批下来完了,夏天都过去了。所以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叫《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人民日报》于1956年12月6日发表了这篇文章并配了一幅“必要的手续”的漫画。
政府的这种干预,以政府为主体是不行的。企业要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政府不要管。政府管环境,企业管创造财富,问题不就解决了嘛。过去我们的体制是政府在创造财富,企业是被动的。谁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怎么使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出来?计划经济体制把政府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把纳税人缴的钱集中到政府财政,财政把钱又各行各业投入,连卖菜卖肉的都是国营的,以为这是搞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种体制是低效的,不成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老百姓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企业和老百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后,财富的源泉就能充分涌流出来。
所以改革是必须的,不改革没有出路,只有死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