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暑期乡镇教师培训讲座稿.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暑期乡镇教师培训讲座稿 人们熟悉事物的规律也就是通过先整体后部分,经过几个循环往复,最后形成对事物的清楚熟悉。同样,人们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也表现为:先对学习的对象进行周密的观察,从整体观察入手,然后再观察其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在头脑里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完整图像,最终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的表象。因此,我们的语言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个规律,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教,而不是肢解,注重对学习材料进行感知,既先见“森林”,再见“树木”,这样更合乎语言学习的规律。所以,整体建构符合人们熟悉事物的一般规律。 今天下午讲座的重点便着重对Part A 教学的整体建构及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一、理论依据 二、A版块,我们到底要教什么? 在现行使用的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对话(dialogue)占有较大的篇幅,它是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课一个专题,图文并茂,即围绕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某个熟悉话题展开一段对话,提供相关画面。画面既是语言发生的特定背景,又是语言交际的外部环境。这种兼具生活性、趣味性、专题性、情景性的阅读教材应该说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为其提供了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模块和样本。教材的这种编写特点也决定了小学A板块教学要突出一个什么字? “用”字,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与传递必要的信息。 因此,我们说,A板块只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理解和掌握对话课中的语言知识,需要熟练掌握语言交际功能用语。 三、对话教学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误区一:重情景创设,轻情节统一 【案例1】 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4 An English friend时,有位教师为了教学课文中出现的词句,这样设计情景: 1、处理语言点 (1)教师首先与学生一起说一首题为“In the evening”的歌谣: My father is in the kitchen cooking. My mother is doing some washing. My brother is in the garden playing. My sister is doing some cleaning. I’m in the study reading. We are all busy in the evening. 教师可以利用歌谣中的“They’re all busy in the evening.”这句话,与学生谈论各自的生活,接着让学生猜测老师在Sunday evening通常干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过渡到usually和surf the Internet这两个新语言项目的学习。 (2) 通过谈论学生熟悉的Mike和Helen在Sunday通常干什么,引出新句型“What does he / she usually do…? He / She usually…”; (3)再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明星创设情景。例如:利用姚明引出Does he play well? Well一词的教学,利用罗雪娟,周杰伦等明星图片,采用师生问答、同桌问答、根据关键词谈论等多样方式操练新句型,同时复习旧句型Does he/she…?。 (4)介绍斯诺克台球球星、宜兴名人丁俊辉:引出town一词的教学。随后听有关丁军辉的录音介绍,要求学生结对讨论以下几个关于丁俊辉的问题,即课文中出现的有关Tom的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写信给丁军辉,引出单词e-mail的学习。 2、对话教学。教师先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两组问题,听对话内容两遍。 3、巩固运用 教师让学生结成对子,围绕文中问题进行对话,并将获得的信息填入下表: 【分析】 新课改推进以来,愈来愈多的教师都懂得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教师具有这样的理念是好事。然,一些教师在一节课中会涉及很多零碎的小情境,借此突破对话中语言点的教学。可情境与情境之间往往互不相连,甚至背道而驰。案例1中的授课教师每引出一个新的语言点就创设一个情景,情景太多太散,变换速度太快,不利于学生整体理解对话,掌握重难点,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丁军辉的问题设计、文中Tom问题设计以及最后拓展的问题设计属于无梯度发展的重复操练内容,费时低效 {解决策略}:明确话题目标,保持情境的相对稳定性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对话教学要体现整体教学理念,情节应统一、完整。每篇对话都应用话题这一主线把对话中的语言知识点串连起来,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让学生整体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同时,话题教学强调运用,教师应充分重视话题教学的功能,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运用新的语言表达去交流。 针对案例1中的对话,教师可以始终围绕谈论朋友这一语言情景: 1引入话题 1) 谈论你的朋友

文档评论(0)

kxiachi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