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河道动态变化监测内容 1. 获取基本资料 开展河道变化分析最基础的工作是获取不同时期有关河道的基本资料,包括河道的河床地形、河道边界形态和河段水文泥沙特征以及河道周边流域的地质、地貌、植被等资料。其分析方法是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河道纵剖面和横剖面的二维平面变化分析和水动力变化过程的计算并建立水沙运动模型等。 * 2. 遥感监测的方法与内容 遥感技术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如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获取地表的信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化应用技术科学。 自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许多国家运用遥感技术研究河流特性,利用卫星遥感信息 监测河道变化、预测河道发展趋势;并应用到水利规划、航道开发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 * 3.河道中阻水建筑物的动态监测 河道中的阻水建筑物主要有桥梁,靠岸的丁坝、顺坝、港口码头等。这些阻水建筑物对河道水流流态及河床的冲淤均产生影响。 桥梁的影响主要是水作用。由于桥墩对水流的束窄作用,使水流流态发生变化,引起相应的河床的调整,表现在桥墩上游,因桥墩引堤壅水,流速减小,发生淤积;在桥渡区,单宽流量增加,流速加大,造成冲刷;而在桥渡的下游,则因水流扩散流速减少,再一次引起河道的淤积。 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为了满足交通的需要,纷纷在河道建桥,使河道的桥梁密度快速增大,一些河段由于桥梁过密,已给洪水宣泄带来不利的影响。 河道中的丁坝、顺坝是河道整治及航道开发的工程措施之一,它的作用也是改变河道水流流态、调整河床地形,促使河道水流集中,加大航道水深。但如果丁坝及顺坝的平面布置不当,也会给河床堤岸的稳定带来不良的影响。 * 八、水库库容和湖泊动态变化监测(一)水库库容动态变化监测 修建水库能调节天然径流以满足防洪、水力发电、灌溉用水、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需求。而水库的调节性能又与水库的面积和容积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水库的面积曲线和容积曲线是水库的两项重要特性资料。 水库的面积曲线和库容曲线在水库规划、设计时就已作出。但水库建成蓄水后,由于冲淤库区会发生明显的地形变化,这将影响到入库流量的推求、水库的调节计算和优化调度。因此,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必须重新复核水库的面积曲线和库容曲线。以往常规做法都是由人工进行实地重新测定,这种方法费时长、耗资多、野外工作量大,而且最终都是采用求积仪办法来求取水库水面面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人为误差。 *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复测水库库容曲线,关键在于水位与水面面积关系的推求。由于水体在近红外波段上是充分吸收,图像上反应为黑色,而陆地、植被等地物是强漫射反射物体,都程度不同地反射近红外波段,足以形成与黑色水面的强烈反差。这就为识别水体面积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只要收集到不同水位条件下的卫星资料及同步的实测库水位资料,用计算机分别求出各水位时的水面实际面积,根据这些对应关系,即可绘出水位-面积曲线,从而准确推算水位-库容曲线。 1991年在浙江省百丈水库库容复核中,首次采用了全新的卫星遥感技术,并经过两年多的新老库容曲线同步运行验证,获得成功。现在已先后推广到富春江、新安江、乌溪江和古田溪等水库。 * (二)湖泊面积与蓄水量动态监测 由于滥砍乱伐,加剧了土壤侵蚀,湖泊的泥沙淤积日益严重,更由于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许多湖泊都在迅速萎缩,面积减小,湖底淤高,蓄水量大大减少,以至于在汛期洪水位不断抬高,洪涝灾害不断加剧,这不但给湖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也因湖泊失去或减小了吞吐调蓄的能力,对入湖河流及出湖河流也造成了威胁,洪涝灾害发生更加频繁。 * 讨论和练习 1.分析“数字地球”的5个方面关键技术及其相互联系。 2.简述“数字流域”的定义及其在水利现代化规划中的应用(不少于4种)。简述“数字水利”的定义及其主要应用(不少于6种)。 3.简述“数字流域”的定义及其在水利现代化规划中的应用(不少于4种)。 *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生态需水计算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管理信息系统 区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 * 三、旱情监测 (一)一般干旱概念 干旱现象从水资源角度来看,是供水不能满足正常需水的一种不平衡的缺水情势,这种负的不平衡超过一定的界值后,对城乡生活和工农(牧)业生产产生了不利影响,这样的过程称之为干旱灾害,因此,干旱是相对于需求而言。 * (二)影响干旱的主要因素 在水供需关系中包含了供和需两个方面: 一方面天然降水、蒸发、汇流、循环等供方因素; 另一方面是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对水的需求,具体反映在不同的工业结构和生产水平、土地利用方式、城镇化建设进程、人口增长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所具备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等人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