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旧西门街:昔日名流云集 如今寂寥僻静 文章来源——潮州热线 旧西门街现状。 旧西门街这座建有双大门的谢氏老宅,是整条老街中较特别的一座。 “名老中医”张长民的故居。 “弘农旧家”是民族实业家杨庭松所建,是整条老街中最为气派的一座老宅。 透过画家柯晓山先生的老宅窗饰,仿佛可见昔日主人的辉煌。 在老城区打银街北端,有一条旧西门街,能够直通西湖边。这条约400米长的街巷,两侧民居多修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老住户纷纷外迁,旧西门街显得有些寂寥。走在街巷之中,环顾皆是冷落门庭、斑驳灰墙,和一把把锈蚀的铁锁。人们也许早已忘记,这一带濒临青山绿水,曾是最为理想的置业之所,可谓名流云集、盛极一时…… 杨庭松: 为民族工业倾注毕生心血 坐落在旧西门街最东侧的2号宅院,是一座传统的潮州民居。如今,门墙虽然显得有些老旧,却仍透着几分当年的豪宅气派。大门正上方,两只小石狮托着一幅石匾,上刻“弘农旧家”四只漆金大字。推门而入,只见庭院宽阔,屋脊高翘,梁柱、门窗的装饰都不失精美。 提起这座宅院的主人,较为年长的潮州人大多都知晓。他就是当年“三星电池厂”的创办者——杨庭松。民国初期,地处沿海地区的潮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使用电池。其时电池多由国外进口,直至1925年,三星电池厂建成投产,潮州人终于用上了“自己的电池”。市谢慧如图书馆的陈贤武介绍说,当时,年轻的杨庭松深知要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就必须壮大民族工业。他怀揣雄心壮志,选择了干实业的道路,经过多年打拼,三星电池厂成为省内首屈一指的企业,产品远销海内外。1955年,三星电池厂改为公私合营,杨庭松仍然担任厂长,继续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服务,一直到74岁高龄才退休。 在宅院正门石匾的背面,刻着杨庭松之父亲杨开义的手书:“余半生辛勤,晚年得儿曹助力,以有今日。现虽堂构增光,尤冀守成,孙子于和衷共济外力求进展……曾愿尔曹互相奋勉,有厚望焉。”现今仍居住在这里的杨氏家人告诉记者,先辈杨开义有四个儿子,杨庭松排行老三。60多年前,四兄弟事业有成,共同修建了这座宅院,先辈特地写下这些话,作为对后辈的寄望。杨家一直将其视为家训,“文革”时期,杨庭松虽受到屈辱,但仍然专注着电池厂的事业。随着时代的变迁,三星电池厂早已不复存在,但每当提起杨庭松和三星电池厂,杨氏家人中仍流露出骄傲的神色。 洪疏九: 商业精英在这里置宅 从杨庭松的宅院出来,再往前走一小段路,街巷南畔17号的“洪宅”,又是一位名流的宅院。陈贤武介绍说,洪宅的主人名叫洪疏九,是民国时期“吴祥记”四大天王之一。所谓“四大天王”,指的是公司中的四位大经理。解放前后,吴祥记是远近闻名的大商号,主要经营百货商品。吴祥记的老板在兴宁巷修建了一座豪宅,被人们称为“王宫”,其资力之雄厚可见一斑。而作为商号中的重要高层,洪疏九的身份地位自然也颇为不凡,在潮州工商界中享有盛名。 遗憾的是,探访过程中,洪宅始终大门紧锁。洪疏九,这位商业精英的宅院,究竟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时易境迁,在日渐老旧的门庭背后,是否还残留着昔日的风发意气?这些,记者都无法亲眼证实,也无法与其后人交谈,从中了解“天王”当年的事迹。不过,走在街巷中,向一些老住户打听,他们仍会这样告诉你:“洪厝住的是吴祥记的经理。” 张长民: 著名老中医从这里走出 叩开21号宅院的大门,一位住户领着记者,来到院子一侧的房间参观。房间中存放着许多老医书,墙壁上挂着几张奖状。其中一张由“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1月颁发的奖状写着:“授予张长民同志名老中医光荣称号。希再接再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这位住户告诉记者,张长民是她的“老叔”,张家这座宅院是“老叔”的父亲所建,大概有80年历史。当时家中从商,有一定的家底,因此给“老叔”提供了较好的就学条件。“老叔”是学医的,在潮州名气不小。陈贤武则介绍说,张长民是潮州另一位名医许小士的学生,16岁就读潮州国医讲习所,学成之后回到旧西门街挂牌行医。上世纪60年代,张长民担任潮安县中医院学徒班班主任,后来又调到潮州卫校任教,当时称为“汕头地区卫生学校”。他长期从事地方医学史研究,拥有副教授职称,一生之中撰写过不少著述,学生更是遍布天下,其中不乏有名气的。 该住户还表示,“老叔”过身后,留下这么多医书,后辈没有人学医,摆在家中只能作为纪念,她曾经想把这些医书捐出去,继续为潮州医学事业服务,但未能找到接收机构。 柯晓山: 知名画家曾在此居住 探访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街巷东侧的柯厝。这是上世纪中期知名画家柯晓山的宅院,据住在这里的柯氏后人介绍,建成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最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