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治标如何为治本赢得时间.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标如何为治本赢得时间 ——从“贺卡禁令”和中医治道说开去 2013年11月19日 11:24 ??中国纪检监察报?? 高 波   近日,中央纪委继清理会员卡、严禁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后再出“贺卡禁令”。一些网友提出疑问,为何要三令五申地治理这些看上去很细小的事物?这对净化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有何功效?与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败战略有何关联?我们知道,传统中医将标本关系视为基础性概念,辨析风气正邪及防控疾患亦有十分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笔者认为,治理腐败这种人类社会久治难愈的顽症,也不妨从博大精深的中医治道汲取智慧,进而深化对反腐倡廉决策部署的理解并切实提高执行力。      由标及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与“抓大不放小”      今年年初,王岐山同志在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从中医理论看,标与本是说明病变主次矛盾的相对关系,用于权衡治疗过程中复杂多变的先后取舍。在此基础上,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基本法则,以达治病求本之目的。中医实践表明,顺势而为事半功倍;反之往往欲速不达。因为治得住标,形势不断向有利于治本的方向转化,说明“急治”方向对头、方法对路,治本才有前提和希望。“急治标”的正确策略,可为“缓治本”赢得更多时间和更大空间。反腐败也是如此,标和本、大和小是对立统一的。“大标”固然需大治,“小标”亦要快出手。小问题养大,可能酿成大麻烦。倘若连标都治不了、止不住,又怎么能够奢谈治本?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群众依然关切,可以说处于“急则治标”的关键期。从反腐败总体战略上说,要对症施治就必须看清“急”在哪里。首先,当是以打“老虎”为代表的从严治党“燃眉之急”;其次,还有以打“苍蝇”为要义的纠风治乱“当务之急”。换言之,标或分大小,需殊途同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这些大标、小标真抓严治:一方面查办贪腐大案要案抓铁有痕,另一方面整治作风小痼疾持之以恒,彰显了“抓大不放小,治标促治本”的辨证施治理念。由是观之,八项规定可谓“纲”,会员卡、月饼、贺卡等禁令如同“目”,其推行之后的积极成效和社会反响表明,纲举目张的治标过程不断为治本蓄积正能量、赢得公信力。      见微知著:“善治者治皮毛”与“抓早抓小抓牢”      在用上述科学“标本观”为反腐败战略“精确定位”之后,第一个要深思的战术问题是: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始终在相互演化影响之中,对那些已悄然成风的“小毛病”怎么治?   要回答好“治小标”的问题,可借鉴《素问》所载之医理:“贼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其意是致病外因侵袭人体,由表入里,从轻到重,步步深入,终至难救。这既提示小问题养大为患的危害性,又说明高手施治亦由外而内、由浅入深。可以说,月饼、贺卡等“小微”问题所裹挟的形式主义和奢靡浪费之风,好似乘虚而入致人染病的“贼风”;生活中“习焉不察”的坏习惯,“见怪不怪”的潜规则,群众“看在眼里,骂在嘴里”的小处小节,正如善治者格外重视的“皮毛”。打个比方讲,如果一年365天能管住党政机关的钱袋子、公职人员的嘴皮子,把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以及元旦、春节的贺卡等从严管住,党风政风的好转就有了“立等可见”的风向标。      因此,贺卡禁令所反映的“抓早抓小抓牢”要求,正是矢志不移的“治小标”正道。首先,要抓时间节点,一个标一个标地治,扎紧制度篱笆,前移监管关口,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求质变,推动党风政风行风好转。其次,要抓具体行为,把凡是体现权力属性的公务活动、行为方式和视觉载体管住,让为民务实清廉的治党之根、用权之本看得见摸得着,被群众感知和信服。其三,要抓公款使用,凡是花公款的地方,钱再少也不能纵容;凡是用公权的地方,事再小也不能漠视。长此以往,抓细节、抓小节、抓年节,整风不嫌事小,治乱不计钱少,惩贪不怕官小,强化底线思维、硬化公共伦理、细化勤廉标准,才能倒逼出公职人员“干净干事”的内生动力,不断清剿那些藏污纳垢的特权土壤。      以惩促防:“既病防变”与“惩治就是预防”      在治标为先的既定方略下,第二个要回答好的战术问题是: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尚待根本好转之际,对一些可能危害甚巨的“大麻烦”怎么防?      从某种程度上说,用于“治大标”的腐败预防机制可分为两类:一是制度性(静态)预防,二是治理性(动态)预防。如果把预防工作等同于“拉架子、写制度”,所建构的制度防线虽“看上去很美”,却可能屡屡陷入“马其诺防线”式的无效悖论。而穷追猛打的动态治理虽“看上去很累”,却有着“核打击”战术之功效。对贪腐者而言,除恶务尽的惩治就是无可替代的“核威慑”力量。这就如同中医尽管主张防重于治,“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