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古籍文献修复刍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文古籍文献修复刍议   【摘要】藏文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珍宝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介绍了藏文古籍文献修复的整体实施步骤及具体修复技法。   【关键词】藏文古籍修复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195-02   中国以文明古国之一著称于全世界,古圣先贤们积淀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沉淀了厚重博大的民族文化底蕴,从历史延续的角度来看,其中最具民族地域特色,且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当属藏族文化。而最能代表藏族文化的就莫过于藏文古籍文献。藏文古籍卷帙浩繁,数量惊人,内容广博,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珍宝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先辈学者对藏文化悠久历史的传承,是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历史文化的见证与实录。这些浩瀚的古籍文献大部分存于博物馆、图书馆和各民族高校图书馆,另一些散存于西藏自治区1600多个寺庙、上千个洞穴、废塔和荒庙之中。   随着时光的流逝与诸多原因,藏文古籍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现如今存在许多问题,如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销蚀,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等,存世庞大的藏文古籍,生存状况堪忧。亟须为抢救这些古籍资源,对毁损的古籍文献进行保护和修复,能在不改变原件载体的情况下,延长其寿命。   2013年笔者有幸参加并尝试修复了部分藏文古籍,被修复的一部分藏文古籍源于2010年香格里拉格咱乡一山洞里被发现,约有3000多页,多为波罗蜜心经和大藏经,也有少部分祭祀经书,后收藏于香格里拉图书馆,现将这次藏文古籍文献的修复情况做粗略介绍。   一 破损鉴定   对古籍的破损情况进行鉴定是进行修复工作的首要环节。古籍的破损程度一般可分为轻、中、重度破损三类。由于每部古籍破损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必须对所要修复的古籍进行破损情况鉴定后,才能采取相应的修复方法。藏族是游牧民族,书叶常沾有酥油或动物油,翻阅后书口部位容易老化并破损,且藏族文化以宗教信仰为主,多有祭祀、祈福等仪式,加之藏族喜爱烤火,书叶虫蛀现象较少,毁烬和鼠啮情况较多。一些藏文古籍破损主要表现为纸张发黑、发黄,书叶边脚毁损,首尾部脱落,残缺严重。部分书籍的保存条件差,出现粘连、鼠啮、毁烬及纸张老化现象。而香格里拉山洞抢救出的这批古籍,主要存在毁烬的情况,毁烬部分占整个书叶的40%左右,部分书叶毁烬处有明显的焦脆痕迹,轻轻触碰便有掉落现象,属于重度破损。   二 确定修复方案   对藏族古籍的破损进行分析,结合破损情况鉴定结果,进一步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古籍的破损并制定出修复方案。如此拟定修复方案为:对损毁不太严重的书叶采用夹补法;对损毁处已有焦脆痕迹并掉落的,采用人工纸浆补书的方法。   三 修复材料选取   1.选纸   修复古籍的纸张选用,所用纸张从颜色、质地、厚薄性等方面都应与原书叶纸相匹配。藏文古籍纸质大都采用自产手工纸,这些手工纸分为竹纸、构皮纸和瑞香科植物纸三类。瑞香科植物具有毒性强、韧性好的特点,所制成的纸张不容易被虫蛀,因此,这种纸被当地大量用于抄写经书。在纸质颜色的配比上,如果找不到颜色很匹配的纸,就选用与原书叶相近的浅色纸来代替。如所选用的配纸和原书有太大差异,就需要将相近颜色的纸来进行染色处理。   2.糨糊的制作   糨糊必须根据具体修补书籍的情况,按书叶厚薄而使用。其浓度要与古籍纸质相适应,对于较厚的土纸,黏合剂要稍微稠一点,才能粘得牢。   四 藏文古籍修复技法   1.技法应用   第一,拆书数页。由于藏文古籍属少数民族文献,书写方式并不同于其他文献,所以修复藏文古籍最首要的步骤即是拆书数页,在还没拆书前就要将每页的页码上下全部用铅笔标示清楚,再进行拆书。有不少残破古籍的页序残缺或因先人装订时前后顺序的错放,在拆书前或后必须用铅笔记下原书顺序,如错放顺序的应及时纠正以利于修补完毕后能顺利地装订成册。   第二,清洁书叶。清洁书叶包括清除灰尘、油渍等工序。此时就必须细心地用软刷或镊子清除脏物。清洁时需小心将损毁的小片书叶保存好,并做好标记,尽量与原书比对再进行修复。   第三,揭书叶。揭书叶的方法有三种,包括干揭法、湿揭法和蒸揭法。藏文古籍书写颜料多为矿物质提炼,其中加有锅烟、动物血、明胶,存放时间过长且受潮后容易粘连,且书叶正反两面都写有文字,此时如用湿揭法,书叶上文字容易模糊甚至脱落,所以对于藏文古籍揭书叶的方法最好采用蒸揭法。   第四,修补书叶。藏文古籍中虫蛀现象较少,鼠啮和毁烬情况较多。本次修复的藏文有烟熏火燎的现象,由于书叶两面都写有文字,揭开书叶进行修补会对文字破坏较多,所以采取夹补法进行修复。先将书叶两面损毁边沿轻轻刮薄,用两张稍薄一点的补纸沿书叶损毁边沿画出线条,再于线条外再画出0.25~0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