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立面的生成逻辑.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立面的生成逻辑 A (反映到形式上) B(生成逻辑—出发点) 体量组合等手法 当地民俗文化的反映 材料的选择 对立面某些位置的强调等 色彩的运用 对景周围环境 案例一 卡曼住宅 案例二:新津县芷博物馆 该展览馆位于新津县的道教圣地老君山下,它的展览空间有着道教的精髓。 外墙的瓦用当地材料和传统工艺制成。道教强调对大自然敬畏和阴阳平衡。瓷砖用钢丝挂在空中,在空中飘动,好像没了重量。还有一些瓦嵌入外墙,这种处理手法让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像融合。 南立面分为顶部和底部,它们处于两个不同的角度,互相交错。它们对应于前面的池塘和后面的街道,避免在南面出现单一巨大的建筑体量。 北立面安静而平坦,对应着步行广场。 当地的建筑形式特有的立面 为了与周围建筑的和谐统一,该作者亦采取同样的立面形式。 类似的实际案例:玉米做的建筑立面——法国东南部玉米屋设计 st. andreacute;-lang architectes建筑工作室用7000euro;的预算设计了这座20sqm的住宅原型——tourner autour du ried,地址位于法国东南部的自然保护区Muttersholtz小镇。建筑采用简单的圆形,让居住者能... st. andré-lang architectes建筑工作室用7000€的预算设计了这座20sqm的住宅原型——“tourner autour du ried”,地址位于法国东南部的自然保护区Muttersholtz小镇。建筑采用简单的圆形,让居住者能够观赏到整个周边景色。室内中心处有一个天井,阳光照射下来会形成一道光柱。建筑师根据阳光的位置和每天从东到西的圆形轨迹进行室内布局。   入口位于建筑北面,这一侧空间的天花板较低(夜间/卧室区域)与建筑东面的公共/工作区相连;而建筑的南侧空间则相对宽敞,有一个向天空开放的天井。这个设计与自然紧密相连,根据太阳光的位置设计了一系列有节奏感的开窗。 建筑立面——不仅仅作为室内外的分隔墙——还成为具有功能的,全新维度的空间。外立面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法国阿尔萨斯平原地区的玉米烘干设施,它们用来干燥、储存玉米——建筑师将干燥的玉米棒作为立面填充物,放在室内木结构框架和室外金属网之间,变成一种全新的建筑外墙。      随着季节变化,这个玉米棒立面也会随之改变,它模糊了人们对建筑的瞬间印象,让它本身隐没在自然环境中。“tourner autour du ried”的中心天井,让外部自然环境进入到住宅内部。建筑师还设计了一系列一体式家具,它们将日常的各种不同功能需求统一到一起。这座小建筑位于未遭破坏的自然区和人工控制的种植区之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基础。 项目位于北京延庆龙庆峡燕山山脉脚下,主要功能由道观及道家养生中心两部分组成。 设计从道家“一”的思想出发将建筑视为一个浑然的整体,从老子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出发在整体上开凿出庭院与空间来,此过程犹如一生万物。而庭院的形式产生则选择具有象形特征的古汉字“道”作为形式来源,通过水流冲刷获得一种具有偶发性的形式,这一实验性策略则体现了“无为”的思想,即顺其自然。建筑形体由基地形状生成,外表简肃而内部丰富,形成内向性的园林式建筑,可称之为“有内而无外”,与道家注重内在的理念相合。 建筑师尝试使这一道教建筑成为道家哲学思想中抽象概念的“物”的载体,作为一种新的形式策略,进而对传统符号式的中国宗教建筑形式(尤其是剥离了传统建造基础而用现代技术模仿的形式空壳)提出批判。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