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讲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经典选读》讲义 说说“道”——老子和《道德经》 课型:新课 时间:4月11日上午九点 教室:517 班级:09秋物流(本) 授课方式:讲座 授课手段:多媒体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老子其人以及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使学员了解《道德经》及其包含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 理解本教材选读章节的深刻涵义。 三、教学内容 两千多年来,有两种思想已经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铭刻于每个中国人的骨髓。在我们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之间,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不自觉的会流露出它们的影子。这两种思想便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家思想。 今天,我们说说其中的一个,老子和他的思想。 一、老子其人 当我们翻开介绍老子的书籍,或打开互联网,通过搜索工具查找老子,你就会看到很多介绍老子的文字。老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东汉出现的道教供奉他为祖师,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唐朝建立者奉他为先祖,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道德经》的国外版本不下一千种,又是一个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这样神化的故事可以说出许多个版本,但我更相信是方言引起变化,当地的口音中“李”和“老”两字音比较接近,后人传为“老”。 其实,我们能够看到关于老子生平的记载很少很少,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幼年聪颖,静思好学,做了图书馆馆长后,更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公元前538年,孔子在弟子南宫敬叔陪同下拜见老子。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东汉时期道教创立理论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故将老子尊为太上老君列入三清之首,成为教徒主要供奉的神。 二、《道德经》及其思想 (一)老子出关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史记?老庄申韩非列传》)。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决定远走他乡,到秦国去,到西域去,往西行,要经过函谷关(今天河南新安县)。 守关的长官叫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紫气东来即原于此)。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能看天象,他一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看星宿,看云气, 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 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书,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二)《道德经》及其思想 《道德经》凡八十一章,前36章是道经,后45章是德经。约五千言,基本上是韵文,其较为重要的注本是王弻的《老子注》、汉河上公的《老子章句》;今人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享《老子正诂》。 《道德经》包含丰富的思想,我们即使皓首穷经也无法真正参透其中的奥妙,这里结合教材和我个人的理解,从三个角度去谈谈老子的思想。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以“道”为自己的思想核心,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被后世称为“道家”。 1、天道无为 “道”本义是人类走的道路,《说文》云:所行,道也。引申为规律、原理、宇宙之本源等意义。“道”是什么?老

文档评论(0)

kxiachi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