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借鉴大寨经验 建设绿色乌审经验材料.doc
借鉴大寨经验 建设绿色乌审经验材料范文大全
借鉴大寨经验 建设绿色乌审
9月下旬,乌审旗党政考察团赴“大寨”专程学习考察。名誉团长宝日勒岱与郭凤莲两位“铁姑娘”再次握手,畅叙友情。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曾是我国农业战线上的典型。上世纪60年代,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人战天斗地、征服自然、改善条件、建设家园,取得了享誉全国的伟大成就。近年来,大寨人民在郭凤莲书记的带领下,顺应改革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弘扬大寨精神,再铸大寨辉煌,各项建设事业呈现出快速持续发展的新局面。2003年全村总收入达到1亿元,开创了昔阳县的先河,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
一、解读大寨,审视自我
我们在赞叹大寨发展的同时,必须承认自己的差距,用冷静的头脑、犀利的眼光来查找原因和审视自我。
乌审召与大寨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属贫困地区;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勇敢;自然资源相对富集又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曾是同一时代全国农牧业战线上的两面旗帜,具有相同的政治影响力;发展思路也十分相似,即以人为本,发展绿色产业。相比而言,乌审召较大寨还具有其他优势:人均土地、林地占有量、草牧场面积分别是大寨的47倍、11倍和237倍;更有大寨所不具有的条件,有近11万头(只)品种优良的畜群;成熟的畜牧业经济;丰富的水资源;新兴天然气绿色环保工业等。然而大寨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乌审召。对比分析,我们确实没有把乌审召在历史上造就的知名度价值认识好宣传好,没有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更没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坐失了发展的良机。在建设绿色乌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寨的发展思路和实践方法留给我们诸多的启发和借鉴。
一是大寨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政治符号”转化为“经济品牌”。二是大寨与市场经济接轨,主动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发挥品牌优势,形成拉动效应。据悉,大寨在3家与外地的合办企业中,仅“大寨”品牌就使大寨人享有了20%-25%的股份。三是大寨挖掘历史资源,利用人们的怀旧心理,发展壮大旅游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产业格局。现在,仅旅游业一项每年就可为大寨创造高达600多万元的收入。四是大寨人在新时代不丢革命本色,继续发扬大干苦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大寨发展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然而大寨人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没有迷茫。
二、学习大寨经验,建设绿色乌审
现代大寨人将与时俱进的观念、唯市场的理念、求真务实的作为嫁接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上形成了大寨的现代精神。因此学习大寨是一次思想上的大浪淘沙。深刻领会学习大寨的过程实际上是比、学、赶、超的过程,要通过学习,寻找差距,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实现赶超。突出重点,将大寨经验与乌审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走实践--总结--推广的路子,选择乌审召作为窗口,搞活一地,带动全局。
(一)突出重点,强化宣传,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在全旗范围内自下而上开展学习宣传大寨精神,对广大农牧民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大寨精神”教育,掀起全旗上下热爱乌审、热爱家乡,建设家园奔小康的新高潮,从而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以昂扬的斗志开创建设绿色乌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好文章尽在公文易
(二) 健全机制,发挥优势,推进生态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昔日牧区大寨乌审召优势,瞄准生态建设这一切入点,加快建立乌审召生态及绿色产业开发公司,搭建生产绿色产品发展平台,全力建设农畜林沙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使农畜林沙产品丰产丰收形成期货效应,通过构建绿色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进一步催生全旗乃至周边地区农畜林沙产业的发展壮大,发展区域经济,从而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统筹快速发展。
(三)转变观念,经营品牌,重振乌审经济雄风。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起。一是“跳出”单一传统经营畜牧业圈子,增草增畜,加大畜种改良,加快育肥出栏和变转周期,做大牲畜头数总量,发展现代畜牧业。在保护和经营好鄂尔多斯细毛羊、“皇香”牌猪肉、纳林河玉米制种等品牌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抢抓东乌铁路过境的有利时机,发挥地域优势,形成集聚效益,将乌审召建设成为全旗乃至周边地区的绿色产品产业洼地及绿色工农业产品出入境的北大仓储、陆路码头、信息驿站。另一方面在确保农业“第一车间”顺利生产的同时,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来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加快农畜林沙等绿色产品的深加工进程,实现绿色产品就地增值;培植龙头企业,壮大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全旗绿色产品进入市场的速率,盘活市场。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做大天然碱这篇文章的同时,积极开发天然气、方沸石等绿色环保型工业的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我国西部百万吨化工城,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与此带动运输、商贸等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