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口增长模式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人 口 增 长 模 式 每年净增 7800万人 每天净增 21.4万人 每小时净增 8904人 每分钟净增 148人 每秒钟净增 2.5人 一节课净增 ? 人 “地球村”的人口增长: 快! 快! 快! 1、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 势? 什么时候增长最快? 2、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 一、人口增长 出生率=———— ×100% 死亡率=————×100% ※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人口数 总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总人口数 想一想: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请完成表格,比较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得更快一些? 2、两国增长的人口数各是多少?哪个国家自然增长的人 口要多一些? 3、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85 0.12 118.36万 15.22万 ☆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因素: 一、人口增长 生物学规律的制约 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领域 经济发达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婚姻生育观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战争 自然灾害 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自然因素 经济发达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婚姻生育观 高-高-低 自然增长率 二、人口增长模式 增长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历史 时期 原因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 传统型 高-高-极低 高-高-较低 发达国家:产业革命时期; 发展中国家:20世纪50年代 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 生产力发展、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发生变化。 过渡型 后工业化阶段(新技术革命以后)的发达国家 低 低 低 低--低--低(现代型) 发达国家18世纪中 期到19世纪末20世 纪初,发展中国家 20世纪50年代起至 今仍没结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社会发展阶段 自然 增长率 死亡率 出生率 高 低 高 高--低--高(过渡型) 低 高 高 高--高--低 (原始型、 传统型) 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成 因 采集狩猎经济 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 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增长分别属于哪种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 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 (现 代型)(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多为“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世界整体表现为“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负增长: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德国、希腊 接近零增长:日本、波兰、俄罗斯、捷克 主要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 人口增长缓慢 我国属于什么国家? 1.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各阶段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2.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始于哪年?之后出生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加速增长 负增长 高速增长 减速增长 波动增长 低速增长 “大跃进”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 “高-低-高”型 “低-低-低”型 过渡 三、我国的人口增长及人口政策 时间(年)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70 3.34 0.76 2.58 1999 1.52 0.64 0.88 2002 1.29 0.64 0.65 2004 1.23 0.64 0.59 我国人口增长状况 增长模式:正由“高-低-高”向“三低”过渡 地区差异 城市:已基本实现现代型 农村:处于转变阶段 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 1、社会经济方面:生活富裕,减少生育 2、制度方面:国家人口制度、社会主义教育促使出生率下降 3、计划生育方面:少生、优生、优育政策深入人心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