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必修三生物第五章第5节)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 练习 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准确: (1)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 (2)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 ) (3)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 ( ) 练习 2.地球上有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 (1)森林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系统;(3)荒漠生态系统; (4)湖泊生态系统;(5)苔原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 (7)果园生态系统;(8)海洋生态系统;(9)池塘生态系统; (10)湿地生态系统;(11)人工林地生态系统;(12)高山草甸生态系统。 上述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 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两个生态系统是( ); 人的作用突出的生态系统有( ); 陆地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 较弱的是( ); 水域生态系统在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后,恢复较快的是( ), 恢复较慢的是( )。 PS:10湿地生态系统:是水陆生态系统。 *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陈文恬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系统的成分。 害虫增加 鸟数目增加 鸟食物增加 鸟少吃害虫 害虫减少 鸟饥饿死亡 鸟数目减少 鸟多吃害虫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依靠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图5-15森林火灾(左)和火烧后的恢复(右)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会迅速丧失(如:黄土高原)。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 (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方法: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一般的,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负相关关系。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可能比较低。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稳定性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   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措施一:   对人类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措施二: 措施三: 建造防护林 √ √ × PS:应删去“同等强度干扰下” 1、8 6、7、9、11 1、2 3、5、6、7、11 4、9 8 *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