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皮肤性病学》临床医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肤性病学》临床医学大纲.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dermatovenereology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前 言 皮肤性病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临床课程,它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两门学科。皮肤病学为研究皮肤结构、功能及常见皮肤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学科。性病学为研究常见性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皮肤的结构与功能、常见皮肤病的皮疹、皮肤病外用药物的使用以及常见皮肤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了解性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及治疗。 本课程需要病理学、免疫学及微生物学相关知识作基础;皮肤性病学的知识为学生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学军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版《皮肤性病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的内容。总学时为20学时,理论学时20学时。 本课程为院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病例讨论占20%,课中提问占20%)。 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数 实验学时数 皮肤的结构 1 0 皮肤的功能 1 0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 0 皮肤性病的治疗 1 0 病毒性皮肤病 2 0 细菌性皮肤病 2 0 真菌性皮肤病 2 0 皮炎和湿疹 1 0 荨麻疹类皮肤病 0.5 0 药疹 0.5 0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1 0 瘙痒性皮肤病 0.5 0 物理性皮肤病 0.5 0 血管性皮肤病 0.5 0 大疱性皮肤病 0.5 0 结缔组织病 1 0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0.5 0 皮肤附属器疾病 1 0 皮肤肿瘤 0.5 0 性传播疾病 2 0 合计 20 0 总计 20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表皮的构成; 2、熟悉皮肤的基本结构; 3、熟悉真皮的构成; 4、了解各种皮肤附属器的结构和功能; 5、了解皮肤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1、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组成。还有毛囊、皮脂腺、顶泌汗腺、小汗腺和指(趾)甲等皮肤附属器。 2、表皮的构成: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3、真皮的构成:真皮内含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形基质,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两部分。 4、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小汗腺、顶泌汗腺及指(趾)甲。 5、皮肤具有屏障、感觉、调节体温、分泌和排泄、吸收、代谢、免疫等七大生理功能。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皮肤划痕试验的概念; 2、掌握常见的原发和继发皮损定义; 3、熟悉皮肤性病的诊断; 4、熟悉皮肤性病的常见症状。 教学内容 1、皮肤病的常见症状:(1)自觉症状 亦称主观症状,主要有痒、痛、麻木、烧灼感、蚁行感、虫钻感、感觉分离等;(2)他觉症状 即皮肤损害,是皮肤性病的客观症状和体征,亦称皮疹或皮损。皮损的性质特点是确诊皮肤病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分为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 2、原发损害:斑疹、丘疹、结节、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囊肿的概念;继发损害:鳞屑、痂、抓痕、裂隙、糜烂、溃疡、浸渍、瘢痕、萎缩、苔藓样变的概念。 3、皮肤病的诊断:病史、体格检查、视诊、触诊及其他特殊手段。 4、皮肤划痕试验: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可能出现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皮肤性病的治疗 目的要求 1、掌握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2、熟悉皮肤性病科常用的内服药物; 3、熟悉外用药物的剂型; 4、了解外用药物的性能。 教学内容 1、皮肤性病科常用的内服药物(抗组胺药、糖皮质皮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药)以及抗过敏、封闭疗法等的使用方法。 2、外用药物的性能:清洁剂、止痒剂、保护剂、抗菌剂、抗真菌剂、抗病毒剂、杀虫剂、角质促成剂、角质松解剂、收敛剂、外用糖皮质激素、腐蚀剂、脱色剂、遮光剂)。 3、外用药物的剂型:溶液、粉剂、洗剂、酊剂和醑剂、油剂、软膏、糊膏、乳剂、硬膏、膜剂、凝胶剂、气雾剂。 4、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1)剂型选择 依临床皮损特点选择合适剂型;(2)药物选择 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择药物;(3)外用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病毒性皮肤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2、掌握带状疱疹的治疗; 3、熟悉带状疱疹的病原体; 4、熟悉单纯疱疹的病原体、临床特点和治疗; 5、熟悉Ramsay-Hunt综合征的概念; 6、熟悉疣的病原体、分型及各自的临床表现; 7、了解病毒性皮肤病的分型; 8、了解各种疣的治疗; 9、了解传染性软疣的的病原体、临床特点和治疗。 教学内容 1、病毒性皮肤病的分类:新生物型、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