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莱恩-超分子化学家1-莱恩-超分子化学家
简-马里-莱恩(Jean-Marie Lehn)
简-马里-莱恩(Jean-Marie Lehn) 教授1939年出生于法国罗塞姆。1963年获得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工作室维生素B12的全合成。回到斯特拉斯堡后,他开始在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交叉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后来将一部分研究兴趣放到生物学过程上。1968年,他合成了一种笼状的分子,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内包复合物。以此为开端,他开始研究“分子识别”的化学基础,也就是受体分子识别和选择性绑定底物的方式,这是许多生物学过程的基础。1970年,他成为斯特拉斯堡路易斯-巴斯德大学化学系教授;1979成为巴黎法兰西学院教授。1987年,Lehn教授凭借在此领域的研究工作与D.J. Cram和C.J. Pedersen一起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Lehn)教授的工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化学研究领域,他称之为“超分子化学”,他也凭借在此领域的杰出工作被称为“超分子化学之父”。超分子化学主要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复杂组装体的过程和性质,而传统的分子化学研究的是原子通过共价键作用形成的分子的性质。他的研究从分子识别拓展到了超分子催化和传输过程,后来也拓展到超分子电子学和光学分子器件的设计和构建。因此,他的研究发展主线主要关注合适的组分分子通过自组织自发组装形成可编程化的具有确定结构的超分子组装体。最近,通过引入可逆的共价键给超分子体系引入了动态变化的特征,他创立了“组合动态化学”并发展成自适应化学。Lehn)教授迄今为止已经发表了800多篇学术论文。他是世界各地多个学术组织的会员,包括法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外籍荣誉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他获得了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在内的许多国际性的大奖和荣誉。超分子化学宇宙在进化的过程中通过自组织生成了越来越复杂的直至有生命和思想的物质。无论是有生命还是没有生命的物质,活的生物体还是一般的材料都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有组织的实体。化学是没有生命的分子通向活的生命体中的高度复杂的分子体系的桥梁。合成化学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非常强大的构筑非常复杂分子的方法。而超分子化学则寻求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分子的组装。要想获得预先设计好的有组织的分子体系需要在分子层次上以分子编程的方式处理分子之间的信息,因此超分子化学也将化学和信息科学联系在了一起。化学的研究领域是关于分子物质形成各种可能的实体和他们的演变过程的领域,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界中实现了。但是自然界只是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这样的世界,也许人类通过化学的手段也可以创造类似的世界。Jean-Marie Lehn)简历
法国科学院 院士 路易斯-巴斯德大学
莱恩院士是国际上知名的大师级学者,并于198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及其他多项大奖,被称为 “超分子化学之父”。迄今为止共发表论文850余篇,著有《超分子化学》(1985)、《大环系分子成分化学》(1990)等十余部专著。
2-1、主任
Laboratoire de Chimie Supramoléculaire
ISIS, Université Louis Pasteur, Strasbourg
Chaire de Chimie des Interactions Moléculaires, Collège de France, Paris
Director at the Nanotechnologie Institute of the Research Center of Karlsruhe, since 1998
2-2、教育
本科学习,斯特拉斯堡大学:: Licence ès-Sciences (理学学士),,斯特拉斯堡,1960年;研究生时期与教授Guy Ourisson一起工作:triperpenes构象研究,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斯特拉斯堡大学,1963年; 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1964年:与Robert B.Woodward教授一起研究维他命b12全合成。
2-3、兼任:
国立洛杉矶科学研究中心会员(CNRS) , 1960年至1966年。
斯特拉斯堡大学助理教授,1966年至1969年。
斯特拉斯堡巴斯德大学副教授,1970年。
斯特拉斯堡巴斯德大学化学教授,1970-1979 。
巴黎法兰西学院教授,自1979年10月23日;
Chair of Chimie des Interactions Moléculaires
哈佛大学客座化学教授,1972年(春季),1974 (春季)
兼职直到1980年。
e.t.h.苏黎世客座化学教授,1977。
剑桥大学亚历山大托德客座化学教授,1984。
巴塞罗那大学客座教授,198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