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03《蜀相》《书愤》(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docVIP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03《蜀相》《书愤》(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03《蜀相》《书愤》(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蜀相》《书愤》 (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 1.(14届江西上饶高三二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望江道中 陆游 吾道非耶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 起随乌鹊初翻后,宿及牛羊欲下时。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 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 (1)“起随乌鹊初翻后”化用了前人诗句,请指出其篇名,并说说其作用。(4 分)  【答案】(1)《短歌行》。(2 分)写出了作者路途的艰辛,(1 分)透露出无所依托的处境。(1 分) 【解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从全诗看,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4 分)  【答案】忧愤(彷徨)———孤寂———悲凉———平静。(一点1 分) 【解析】 试题分析:孝宗皇帝的主张由抗战改为议和,陆游在朝廷上便也日益处于不利地位。不久,陆游被调任建康通判,旋即又改调京口,不久又调任兴隆(南昌)通判。这些地方都在长江沿岸,对着壮阔的长江,他常常想到北方广大土地上的人民在敌人铁蹄下的苦难,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满腔悲愤。陆游到达望江一带,已是红树青山的秋天了,浩淼江波,茫茫旷野,一身孤孑,仆仆道途,伤心国事,无力回天,不免产生感叹:“吾道非耶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自己过去的道路真的走错了吗?将来又究竟奔向何方?终于,朝廷在乾道二年(1116),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免掉了他的职务,他又重返故乡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 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1分),表达急切归乡心情(1分),引出下文(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要赏析诗中某句在诗中的作用,可从该句的内容、所表达的心情以及在诗中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方面入手。题中,一个“归”字和“去路”一词,交代了作者在归途之中;一个“梦”字和“长”字表达了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从结构上看,这是诗的第一句,因而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概括。(3分)1分),仕途经历(1分),想象重回故乡情形(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先在诗中归纳出诗人所想之事,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诗中,诗人想到的事有:(1)“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2分)。诗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1分),但又担心故乡交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与伤感(1分)。 【解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14届江苏海门市高三一诊)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本诗通篇以早梅伤愁立意,试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4分)【答案】①老去之愁②失意之愁③思乡之愁④忆友之愁⑤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答对1点4分,答到4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的关键的表情达意的词语,注意注释中的“大唐帝国万方多难”和诗中的“岁暮”“相忆”“白头”“乡愁”。联系这些可以达到答案。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有人说 “忆”字是全诗关键,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前两联“忆”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故人送客见雪见梅情不自禁“忆”起我,表达了对故人思念自己的深深谢意和心心相印的情谊。(2分)后两联围绕裴迪“忆”诗中所叙写的事抒写自己的种种愁情。(1分) 【解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清人黄生评此诗称“直而实曲,朴而实秀”, 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语言浅白质朴,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1分)后两联围绕 “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感情深挚而婉曲,推心置腹,荡气回肠。所以说“直而实曲,朴而实秀”。(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的风格的考核的题目,风格有诗风和语言的风格,此题给出了特点“直而实曲,朴而实秀”,即“朴实之中带有委婉”,用诗中的语句进行解释说明这个特点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分) 为 农① 杜甫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句漏令②,不得问丹砂。 【注】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四川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