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09《虞美人》《苏幕遮》(练)(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虞美人》《苏幕遮》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后面题目(11分)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这首词作于李煜被软禁在北宋首都东京(开封)时期。
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他“何时了”呢?(5分)
【答案】春花秋月总是和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可是李煜是一个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2分)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指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2分)作者对它没有任何的欣赏兴趣,所以追问“何时了”。(1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是从艺术手法和情感的表达上作简要的赏析。(6分)
【答案】此句用春水比喻愁绪,(1分)既巧妙地呼应了前面的“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1分)既写出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2分)又写出愁绪的连绵不断,无尽无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赏析的题目,主要手法是比喻,答题时注意分析喻体和效果,还要注意结构是诗歌的结尾,注意和情感的联系和结构上的照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3.李煜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5分)
【答案】 “乱”意为纷乱,以雪落之纷纷扬扬明喻梅落之纷繁杂乱,(2分)又以目前梅(雪)落之纷繁杂乱暗指当下心绪之烦乱如麻;(2分)将离愁别恨引发的内心的迷乱不安表现地精练、形象、传神。(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是紧承上一句,具体写“触目”之伤。梅花若雪,本来也是极其美妙的景色,可是因为“别”,使得人心也乱了,不是花乱,是心乱,那拂不去的,也不是花瓣,而是离愁。“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古有鸿雁传书的故事,可是眼前却是雁归人未归,更添伤感。进而人未归,梦亦不成,怎不叫人伤心呢?这二句似虚似实,轻柔缥缈,形成了强烈的审美情感的张力。最后以一个精典的譬喻做结:“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词意倾注,流走如珠。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4.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和黄词中“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分别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李词的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用春草喻离愁别恨,(1分)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长茂盛的春草那样,细碎浓密,无边无际,浩渺无垠,(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离恨的深远不尽。(1分)黄词“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二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体现了词人奇特的想象。(1分)作者把春想象成有生命之物,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1分)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留住春的情感。(1分)
【解析】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沈腰:指腰肢消瘦。潘鬓:指鬓发斑白。
5.词的上阕(前5句话)写了什么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上阕写家国一统、河山广阔、楼阁高耸、花草艳美(3分),场面壮观,境界阔大(1分)。
【解析】
试题分析: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词的下阕是如何渲染自己“归为臣虏”的哀痛?(4分)
【答案】首先写自己被俘之后形容消瘦、头发斑白,容颜憔悴(2分);再回忆被俘之际,教坊奏起离别之歌,催人泪下,更加激起词人无限离别之苦。(2分)
【解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3 椭圆.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4 双曲线.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6 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理).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7 概率.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2 立体几何.doc
- (公用)高考物理 艺体生文化课百日冲刺 专题2 力与平衡.doc
- (公用)高考物理 艺体生文化课百日冲刺 专题1 直线运动.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8 统计与统计案例.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9 算法初步与复数.doc
- (公用)高考数学 艺体生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基础篇)专题15 抛物线.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0《菩萨蛮》《长相思》(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0《菩萨蛮》《长相思》(测)(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0《菩萨蛮》《长相思》(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1《庖丁解牛》(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1《庖丁解牛》(测)(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1《庖丁解牛》(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3《阿房宫赋》(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3《阿房宫赋》(练)(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3《阿房宫赋》(测)(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公用)(同步精品课堂)2016年高中语文 专题14《伶官传序》(测)(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