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一 二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基本特点。 (1)分布范围广。 (2)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3)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2.成因。 (1)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 (2)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一 二 3.分布。 思考讨论为什么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地震灾害频发区? 提示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地带,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地震灾害频发。 一 二 二、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1.泥石流灾害。 (1)主要类型。 一 二 (2)形成因素。 (3)分布特点。 一 二 2.滑坡灾害。 (1)成因。 (2)主要活动期:每年的6—8月。 (3)分布。 一 二 思考讨论哪些人类活动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提示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乱砍滥伐等都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我国的地震灾害 材料 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地震灾害事件14次,其中重大地震灾害事件2次,一般地震灾害事件12次。地震共造成294人死亡,15 6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95.36亿元。全年共65个县(市、区)623.68万人受灾。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我国地震灾害有何特点? 提示我国地震灾害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分布范围广;二是地震频率高,强度大;三是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2)为什么我国地震灾害频发? 提示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加之又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地震发生的频率较高。 探究一 探究二 (3)我国地震的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地震分布不均匀,呈条带状分布,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4)为什么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提示虽然我国地震活动西多东少,但是我国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而西部人口稀少,所以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探究一 探究二 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探究一 探究二 2.地震的形成和分布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联系密切。 探究一 探究二 【例1】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4年3月19日20时19分在台湾省花莲县(北纬24.1°,东经122.3°)发生里氏5.6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读台湾岛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 探究二 (1)为什么台湾岛地震灾害频发? (2)在同一次地震中,岛的东部和西部灾害强度相同,其灾害的危害程度东部比西部 ,分析原因。? (3)该岛地震发生后,还易引发哪些地质灾害的发生? 解析:第(1)题,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发。第(2)题,灾害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抗灾能力。第(3)题,该岛地震发生后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1)台湾岛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强烈。 (2)小 西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较多、交通设施密集。 (3)滑坡和泥石流。 探究一 探究二 拓展延伸 为什么我国近年来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不断下降,而经济损失却不断上升? 提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材料一 2013年7月8—11日,受连日暴雨的影响,汶川遭遇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是汶川县“5·12”特大地震后遭受的受灾范围最广、受灾人数最多、受灾损失最大的次生灾害。全县90%的乡镇、村寨、社区和人口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超过九万一千人,汶川县因灾一度第五次成为孤岛。 探究一 探究二 材料二 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图。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为什么在我国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泥石流灾害频发? 提示在这些地区,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降水集中,多暴雨,再加上地势起伏较大,所以,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频率高。 (2)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泥石流和滑坡以中西部为多,尤其集中在山地与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交界地区,特别是以西南地区最为严重。 泥石流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该线以西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以东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滑坡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较稀疏,西部较密集,秦岭—川西—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 探究一 探究二 (3)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灾害的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提示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因为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卓越学案】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8单元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ppt
- 【卓越学案】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8单元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doc
- 【卓越学案】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8单元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
- 【卓越学案】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能力提升.doc
- 【卓越学案】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ppt
- 【卓越学案】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doc
- 【卓越学案】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0讲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学案.doc
- 【卓越学案】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练习.doc
- 【卓越学案】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学案.doc
- 【卓越学案】2017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能力提升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练习 湘教版选修5.doc
-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2.4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课件 湘教版选修5.ppt
-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
-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3.1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课件 湘教版选修5.ppt
-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3.1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练习 湘教版选修5.doc
-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2 文学的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3 美术的辉煌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3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
-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doc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课件-(2).ppt VIP
- Q_SY 10016-2023 数据湖管理规范.pdf VIP
-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05G525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钢吊车梁).pdf
- GNSS测量 GNSS测量 RTK线路放样1.ppt VIP
- 医院信息数据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年申论答题卡(练习标准)打印版 .pdf VIP
- 初二作文范文.docx VIP
- 《课外古诗词诵读》之《 赠从弟》-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精选课件(统编版).pptx VIP
- GNSS定位测量 RTK放样 实验实习实训-GPS-RTK点放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