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20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VIP

【南方新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20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20 兴 贤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连线作者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其诗文有很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作背景 仁宗庆历年间,国家的军队庞大,但百万大军缺乏严格的训练,养成了骄堕习气,因此,战事多以宋军败北而告终。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北宋存在冗官、冗兵的弊政,政治腐败极深。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他把希望寄托在王安石变法上。变法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触及官场的腐败、用人体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轩然大波,不过,变法以失败而告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在封建时代,任贤使能还是弃贤专己,是辨别明君与昏君的标尺,也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王安石在《兴贤》中提出的“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注字音 2.识通假 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涂”同“途”,指治世的境界)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解多义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4.辨活用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贤、能: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 5.分古今 魏、晋而下,至于李唐 古义:至,到。 今义:一般用于下一句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6.明句式 (1)有贤而用,国之福也(判断句) (2)不责人以细过(介宾短语后置) (3)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犹古之士民(判断句) (4)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定语后置) (5)不拘文牵俗(省略句兼被动句) 7.积名句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1.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翻译国家因为任用贤能之士而兴盛,因为不任用贤能的人自负专断而衰亡。 点评此句开篇点题,提出论点,运用对比,指出“兴贤”的重要性,“任贤能兴”“弃贤而衰”这是古今通鉴,国家因为任用贤能之士而兴盛,因为不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而衰亡。文章开篇概括力极强,语言精练,紧紧吸引住读者,让读者不得不读下去。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2.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 翻译商朝的兴盛是有仲虺、伊尹,它衰亡时也有微子、箕子、比干三人。周朝的兴盛是有十位开国功臣,它衰亡时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人。东汉、西汉的兴盛有萧何、曹参、寇恂、邓禹一类人,它衰亡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等人。 点评此句列举了商朝、周朝、两汉、魏晋选人之功和用人之过,运用事实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入,论证更加有力,最后由此得出结论:“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3.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 翻译古代即使有纷扰的时候,还尚有贤能之士像这样众多,况且现在太平安宁了,怎么说没有了,关键在于君主是否任用罢了。 点评此句是对比论证,古时纷扰之际贤能众多,现今太平安宁也要重用贤能之士,再次强调“兴贤”的重要性。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所以无论是“古时扰攘之际”,还是“今之太宁之时”一定要任用贤能之士,因为“得贤才者得天下”。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4.“今犹古也”至“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点评这是文章的第二段,从当今政治现实出发阐述了“兴贤”实际上关系着一个政权、一个国家的兴亡。执政者亲君子远小人,国家就兴旺发达,反之就会衰亡。怎样才能使国家兴旺起来呢?此段首先从当今政治现实出发,进行古今对比,然后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走治国安邦的道路。要广听众言,以谋求人才;没有忌讳,打开忠言之谏的言路;亲贤臣,远小人;明辨是非,果断办事;不责备别人的小过错。翻开中外历史,不难发现任人唯贤方能治国安邦,任人唯贤方能兴盛发达,任人唯贤方能得民心而得天下。说理非常透彻,感情充沛,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