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怀抱着未来圆满——新月诗论与新月诗歌新论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新月诗论与新月诗歌新论.docVIP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怀抱着未来圆满——新月诗论与新月诗歌新论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新月诗论与新月诗歌新论.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怀抱着未来圆满——新月诗论与新月诗歌新论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新月诗论与新月诗歌新论

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新月诗论与新月诗歌新论 摘??要: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重新回顾新诗的历程,本身就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想法。本文试图 从文本细读的方式,重新审视新月诗派诗论及其诗歌创作。其目的在于去除那些已经形成的关于新月诗派的误区,从新的层面重新审视新月诗歌和新月诗论。在这个 视野中不难发现,新月诗论和新月诗歌必然带着时代局限和幼稚,但这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关键词:解蔽,新月诗论,新月诗歌,时代局限      21世纪的诗坛圈子里相对热闹,而圈子外却相当冷清。从《诗刊》发行量急剧减少,到当今诗歌阅读的边 缘化,许多人极有信心地指出:当今是小说的时代电影的时代,诗歌建议退出历史舞台。面对新诗遭遇的尴尬局面,新诗何去何从已经成为当下新诗创作界和研究界 一个共同的焦虑。对于这一问题的梳理,固然重要,但是笔者认为从新诗发展的事实中寻找当今诗歌发展依据也不乏一些闪光的话题。回顾新诗历史,不难发现新诗 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像今天一样甚至更严重的困境。1924年新诗结束了它早期的繁荣进入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草川未雨(张秀中)在1929年 出版的《中国新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一书中认为:“在民国十三十四年的时候,不但出版的诗集少了,就是报章杂志上的诗篇也不如以前的风行了,这个时期是 最寂寞的时期了。”①朱自清在《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里用了“中衰”的说法,可见诗歌的沉默甚至沉寂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实。   但是在这样诗歌低潮的时代,新月诗派的诞生不能不说是新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新月诗派依靠自己的声音举起“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 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这在某种意义上使得中国新诗创作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②   新月派最大的功绩当是新月诗论的提出与新月诗体的实践。按照一般的看法,即所谓新格律体诗歌的理论与其诗体的探索。他们的理论主张主要有两 点:一是反对诗歌感伤主义,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二是反对新诗的毫无规则,提出新诗形式格律化。这在三十年代无疑具有巨大的开创性意义,而事实上 新月诗人确实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从重读的层面重新审视新月诗歌和新月诗论。在这个视野中就不难发现,新月诗论和新月诗歌必然带着时代局 限和幼稚,但这也恰如徐志摩诗中写道的理想——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一、韵律诗和旋律诗的分流      通过近年来,我们对整个新诗发展史中格律诗以及新月诗歌的研究,发现格律诗一直作为新诗的另一半在潜流中运行,虽从未占据主要位置却一直在 试图改变着新诗的现状。新月诗歌就是其中最有实力的一支。其实,新诗诗歌并不是我们命名显示得这般铁板一块,它是由两条发展路线并存生成的:一条是以闻一 多、饶梦侃、朱湘、刘梦苇、梁镇为代表的韵律诗的创作;另一条是徐志摩、林徽因、杨子惠、方玮德、陈梦家、方令儒、沈从文、沈祖牟为代表的旋律诗的创作。 也就是说,新月诗派是由两支诗歌的内部队伍组成的,他们内部的分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韵律诗这一命名主要得益于 闻一多,因此这一支的理论批评主要见于闻一多的《诗的格律》,饶梦侃的《新诗的音节》、《再论新诗的音节》等文章中。韵律诗诗论的基础是音尺(或称音步即 顿的安排,指诗句一行之内意群的或顿的安排③)。闻一多称新 诗节奏单元为“音尺”,是他研究了西律后移植过来的。但他又根据汉语的特点,剔除了其长短、轻重音等节律仅取其数音合成的时间节拍内涵。他在《律诗底研 究》中认为,“逗”是中诗节中最重要的,“大概音尺在中诗当为逗。‘春水’、‘船如’、‘天上坐’实为三逗。合逗而成句,犹合尺(2,1,3)而成行也。”由此可见,他说的音尺,类似于中国古代诗歌的 逗,也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音组。闻一多把音尺分成“三字尺”、“二字尺”等,完全从字(音)数着眼。虽然新月诗派的韵律诗中一些诗尺度不限,从一字到四字都 有,但最为典型的音尺长度是“二字尺”和“三字尺”(三字尺中常有个轻声字)。韵律诗还注意的是“尺数”,即每行诗的音尺数。虽然有些诗的诗行音尺数量并 不统一,但一般最常用的是每行四个音尺。最典型的是韵律诗的形式就是《死水》形式:   这是4?一沟4?绝望的4?死水,   清风4?吹不起4?半点4?漪沦。   不如4?多扔些4?破铜4?烂铁,   爽性4?拨你的4?剩菜4?残羹。   这首诗每一行都是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的,所以每行的字数也是一样多。可以说是韵律 诗在音节上最满意的作品。音尺排列的次序是不规则的,但是每行必须都有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的总数。这首诗真正达到和谐均齐的要求。闻一多也据 此以为“所以整齐的字句是调和的音节必然产生出来的现象。”沃尔夫冈·凯塞尔在《语言的艺术作品》中指出,“作为诗的一个普遍的规定,我们可以说:诗是从 一批最小的发音单位构成的一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