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年级必背诗歌及注解(二)三级必背诗歌及注解(二)
(十)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 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 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 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 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 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 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 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 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 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 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 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 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 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 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 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锳《诗法易简录》进 一步指出: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 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十一)《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诵读:
整首诗要显得壮阔雄浑。前两句重音落在“依”、“ 尽”、“ 入”、“ 流”几个动词上,读出壮阔的意境、赞美的情感。后两句突出“欲穷”、“更上”,语调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进取的精神。
注释:
①鹳雀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的黄河岸边。楼有三层,前望中条山,下临黄河,为古代登临胜地。因常有很多鹳雀(一种似鹤的飞鸟)栖息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②白日:指夕阳。③依:靠近。④尽:消失。⑤欲:想要。⑥穷:穷尽。⑦更:再。
译文:
远处的太阳逐渐被群山遮隐,楼下的黄河水依然滔滔向前,流入东海。若
想放眼看得更远,那么你就必须再登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也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前两句写登楼所见,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纳入笔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辽远,让人感到胸襟为之一开。后两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既表现了他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含意深远,耐人寻味,使前两句的意境和主旨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同时,在
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十二) 《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诵读:
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用平易浅显的语言,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春晓图,读时语调不可大起大落,要令人觉得仿佛听到了此起彼伏的鸟鸣、淅淅沥沥的小
雨,闻到了扑鼻的花香。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②眠:睡觉。③闻:听。
④啼鸟:小鸟啼叫。⑤来:传来。
译文:
春睡中不知不觉天已破晓,只听到处处都有鸟儿在啼叫。想起了昨夜的风
声雨声,不知花儿被打落了多少?
赏析: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他一生经历比较简单,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多写山水田园、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他擅长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在体育中的运用课中的运用.doc
- 浅谈农村学生农业科技意识和能的培养力的培养.doc
- 浅谈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设创设.doc
- 浅谈中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doc
- 浅探培养高中数学优秀生的策略.docx
-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建议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建议.doc
- 浅析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doc
-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对策浅析小企业融资难及对策.doc
- 浅议食品营养与健康浅议食品营与健康.doc
-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即时评价.doc
- 三年级科学教案 word 文档.doc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身边的朋友” 1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身边的“朋友” 1教案 鄂教版.doc
- 三年级科学计划1三年级科学计1.doc
- 三明市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告报告.doc
-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师.doc
- 三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能力提升《孙中山破陋习》(第3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第八单元能力提升课《孙中山破陋习》(第3课时)教学设计.doc
-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三.doc
-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养方案2011.5(表格)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1.5(表格).doc
-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三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世界近代史专题训练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世界近代史专题训练.doc
- 厦门六中2014年高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厦门六中2014年高二数学(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