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古代的鱼钩
一章 中国渔具发展轨迹
我国古代钓鱼使用哪些钓鱼工具?这些工具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工具有何异同?宋代学者邵雍在《渔樵问答》一文中,作了十分肯定的回答:
“樵者问渔者曰:‘子以何道而得鱼?’
曰:‘吾以六物具而得鱼。’
樵者请问其方。渔者曰:‘六物者,竿也,纶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而鱼不可得。’”
这段文字说明,早在800多年前,我国钓鱼人的工具已经和今天一样,并且对手竿钓具钓技有了经验性总结。事实上,中国早在三千年前就有许多钓者在使用这“六具“,只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学,在文学作品、史实记载、农书、随笔中只鳞片爪地反映出来。那时候,钓鱼只是先民们求食的一种手段,是捕鱼的一种方法。
古代的鱼钩
鱼钩是获鱼的直接工具,在竿、线、钩、漂、坠、饵中,与饵一样,发明得最早,改进得最多,最快。
骨制鱼钩的产生和发展
从我国各地的地下考古挖掘来看,最早使用的是兽骨或禽骨劈磨而成的直钩和微弯钩,称之为鱼卡。其两端呈尖状,磨得锋利,中间稍宽,并磨出系绳的沟槽,或钻有穿钓线的小孔(见图1)。这是八千多年前新石器朝代的产物,全国各地均有发现,仅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的广鹿岛和大长山岛的遗址中,一次就发现36枚;黑龙江新开流新石器时期遗址中也出土了7枚。江苏连云港出土了用蚌壳磨制的直钩数十枚。到了新石器晚期,即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弯钩,有有倒刺和无倒刺两种(见图)骨制。有兽骨截断单独磨成的,有用禽骨磨成的,禽骨坚韧锋利,但磨成弯钩很困难。于是拣细而坚利的磨成带倒刺的钩尖部分,然后绑在另一节作为钩柄的骨头上,成为绑制弯钩。在出土这些文物时,考古工作者一开始搞不清为什么这些禽骨弯钩为什么在钩弯处会断裂,而且连接处不吻合,似乎有绑捆的痕迹。进一步研究,发现绑捆处下方有一小堆灰迹,其成份有的是植物纤维,有的是动物蛋白,这才弄清楚这些弯钩原是用麻丝或晒干的肠衣绑制而成鱼钩的。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已会用手绑制打结,制造细腻的劳动工具,其智商已远远超出所有灵长目动物。
从直钩到弯钩是钓鱼工具的一大进步,直钩只起到“卡”的作用,钩横卡在鱼嘴里,如果直接提上岸,多数会脱钩,有的卡的不是地方,或卡的角度不对,鱼嘴一活动,头一扭摆,钩会从鱼嘴里脱出,鱼逃之夭夭,而弯钩就可避免这些缺点,只要钩尖锋利,线、竿牢固,钓者又有一定的擒鱼、遛鱼、抓鱼本领,一般是鱼难以逃脱的。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弯钩钓鱼效果比直钩好,直钩竟然经过七八千年的风雨洗礼,并没有完全淘汰,一直到上世纪的80年代,有渔民仍使用竹制或钢丝制鱼卡钓鱼。
直钩到弯钩是一大进步,从无倒刺弯钩到有倒刺弯钩又是一大进步,由于当时钓具粗放,在没有发明鱼竿之前,是用手拽棉、麻搓制的鱼线,或动物肠子晒干加工制成的鱼绳,鱼钩的角度、钩弯的角度、柄的长短,还是不够科学实用,因此,弯钩无倒刺的骨制钩还是易跑鱼。当时的古人当然不会有今天的环保意识,钓鱼为了攫取以果腹,无论大小,都能填饱肚子,于是在多少代人的钓鱼生产实践中,发现了有倒刺的鱼钩不易脱钩跑鱼,于是纷纷在磨制中制作倒刺。在考古挖掘中,发现离现代年代越近的新石器时代,氏族社会晚期,所制作的鱼钩越精细而科学,有倒刺的鱼钩也越多,钩的形状也逐步有讲究,不仅有短柄,也有长柄,龙门的宽窄也有区别,钩尖的弯度,钩的形状也不同,以适应钓取不同的鱼类和运用于不同的水域。这为今天各厂家制作的各种型号鱼钩,什么丸形(圆头钩)、袖形、伊势尼形、鹤嘴形、胡弓形、芦江形等等,奠定了基础。
有倒刺钩产生了,发展了,使用的人多了,但是无倒刺钩仍旧存在,说明它和直钩一样,一些人一直沿用。有倒刺钩成了主体,几千年来一直基本保持原来的形状,只不过有的是内倒刺,即倒刺在钩尖下方,与钩尖呈30度左右的锐角;有的为外倒刺,也在钩尖的下部,只磨在外沿,与向内弯的钩身呈60度左右钝角。倒刺钩大大降低了脱钩率,这对于当时只求将鱼钓上来食用说,是生产上的一大进步。
上世纪80年代末悬坠钓进入大陆,这种钓法使用的无倒刺钩很快受到广大钓者的青睐,说明无倒刺也有很多优点,尤其在比赛中吃钩率高,钓上鱼后脱钩快,使人们感到钓得爽。同时,饱受污染和强捞之苦的人们有了较强的环保意识,这也大概是无倒刺推广快,受欢迎的原因。目前,一些传统钓者不用悬坠钓法,也使用无倒刺钩。
在有些墓葬中,人们发现一些石钩和玉钩。虽然历经几千年,仍旧可看出其精心磨制的痕迹。这些钩都较鱼钩大而重,钩尖也钝,是用来钓鱼的吗?考古人员反复观察,发现这些钩没有使用的痕迹。后来使用金属钩、铜钩和铁制钩。有些人的墓葬中以金属殉葬为主,也夹杂些这种石钩和玉钩,也是从未使用过的。这些石钩和玉钩不钓鱼,做了干什么呢?研究人员发现,这是物质产品丰富以后,产生了阶级,有钱有势的氏族首领和奴隶主,有的酷爱钓鱼,逐步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蔬菜种类与分类蔬菜种类分类.ppt VIP
- 技术质量部2005年3季度工作小结及4季度工作计划.doc VIP
- 员工休息安排表.docx VIP
- (2025)发展对象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期货买卖指标文华期货软件指标文华财经指标公式源码期货指标.doc VIP
- 综合楼井架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doc VIP
- 2012年中央空调市场报告-艾肯网.docx VIP
- MOSFET介绍教学课件.ppt VIP
-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2024版)(适用于地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pdf VIP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