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种类.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虫的种类

昆虫分类的依据,主要采用的是其形态特征。分亚纲和分目的主要标志是根据翅的有无、形状、对数和质地,口器的类型,触角、足、腹部附肢的有无及其形态等。 一、主要目科的概述 (一) 直翅目Orthoptera 中型至大型昆虫。 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或剑状, 单眼2 或3 个。 前翅狭长, 复翅、革质, 常覆盖在后翅上, 后翅膜质, 能够作扇状折叠, 翅脉多是直的。有些种类短或无翅。后足多发达, 适于跳跃, 或前足为开掘足。 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腹部第十节有尾须一对。雄虫大多能发音, 凡发音的种类都具有听器。 蝗虫 东方蝼蛄 蟋蟀 螽斯 (二) 半翅目(Hemi Ptera) 通称蝽蟓。 体小至中型, 略扁。 刺吸式口器, 喙从头的前下方生出。触角3 ~5 节。复眼显著, 单眼有或无。 前胸背板甚大, 中胸小盾片发达。跗节一般三节。多数具2 对翅, 前翅为半鞘翅, 基半部硬化的部分可分成革片、爪片、缘片和楔片, 而端部的膜质部分, 称为膜片, 常具翅脉。翅静止时平放于身体背面, 末端部分交叉重叠。胸部腹面常有臭腺, 可散发出恶臭。 蝽蟓 (三) 同翅目Homoptera 为小型或中型昆虫, 头后口式, 刺吸式口器, 喙3 节, 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 似出自前足基节之间。 具翅种类前后翅膜质或前翅皮质, 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也有无翅种类, 以雌介壳虫和蚜虫最为常见。 1. 叶蝉科 多为大型昆虫。 复眼发达, 单眼3 个。触角短, 刚毛状。 前足腿节膨大, 下方有齿。雄虫具发音器, 位于腹部两侧。 成虫以刺吸汁液和产卵危害果树和林木枝条, 若虫吸取根部汁液。 2. 飞虱科 体细小, 能飞善跳。 触角10 节, 末端有2 条长短不一的刚毛, 单眼3 个。 前翅常比后翅坚实。成虫常分泌蜡质, 盖在身体上。 3. 蚜科 体细小, 柔软。 触角长, 通常6 节, 很少5 节, 末节中部突然变细, 故又分为基部和鞭部两部分; 第3 ~6 节基部常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感觉圈, 它的数目和分布可作为分种的依据。 多数蚜虫的腹部第六节背面生有一对“腹管”, 腹部末端的突起称为尾片,腹管及尾片的形状为分类上的重要特征。 (四) 鳞翅目Lepidoptera 幼虫的分类特征主要在体表的外被物、刚毛和腹足上的趾钩。鳞翅目幼虫身体各部具有各种外长物, 最普通的是刚毛、还有毛瘤、毛撮、毛突和枝刺等。幼虫体上的刚毛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可分为原生刚毛、亚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原生刚毛和亚原生刚毛是幼虫分别在第一龄与第二龄时出现的, 其数目和位置固定, 具有一定的排列, 称为毛序; 而次生刚毛的数目和位置都不固定, 故没有命名。 粉蝶 凤蝶 粉蝶 (五) 鞘翅目Coleoptera 通称甲虫 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占昆虫总数的1/4多。 大小和形态变化大,体壁坚硬。头部发达,有的延伸成喙状,复眼显著,一般无单眼. 触角多为11节,但形状不一。 口器咀嚼式。 前胸发达,小盾片呈三角形外露。 前翅硬化成角质,称鞘翅,后缘平直,平时两翅的后缘于体背中部并合成一直线,盖住中、后胸及腹部和后翅。 跗节4或5节。 鞘翅目 Coleoptera 肉食亚目昆虫常见科 1.虎甲科 2.步甲科 鞘翅目 Coleoptera 多食亚目昆虫常见科 1.叶甲科 2.象甲科 3.瓢甲科 4.鳃金龟科 花 金 龟 (六)双翅目 Diptera 蚊、虻、蝇等,为昆虫纲第4大目。 体短粗或其它形状。多黑褐色,或具金属光泽。 习性复杂,多喜湿润。 成虫多食花蜜或腐烂的有机物; 有的捕食其它昆虫(食虫虻、食蚜蝇等),为重要捕食性天敌。 有的吸食人、畜血液(蚊、虻、蚋科等),为重要医学昆虫。 有的则营寄生性生活(寄蝇、麻蝇科等),为重要寄生性天敌。 植食性种类,可潜叶、蛀茎、蛀根、种实、钻蛀果实和作虫瘿等。为重要农林害虫。 (七) 膜翅目Hymenoptera 全变态或复变态。幼虫具发达的头, 通常无足, 体软而色淡, 但叶蜂类幼虫则具3 对胸足及6 对以上腹足, 腹足自第2 节开始有, 端部无趾钩, 可以与鳞翅目幼虫相区别。蛹为裸蛹, 许多种类化蛹于茧中。 本目昆虫食性复杂, 很多种类是寄生性的, 也有捕食性及植食性种类。从整个目来看, 益虫比害虫多, 有害种类不多, 只有一些食叶的叶蜂和钻蛀树干的茎蜂、树蜂等。有益种类大多是寄生蜂类, 在自然界中对抑制害虫的大量发生有重大意义。蜜蜂采集花粉及花蜜, 对农作物起到传粉增产的作用, 为人们生产蜂蜜等产品。本目有些种类如蚂蚁、蜜蜂等有复杂的“社会组织”, 在行为方面是特别进化的一类。 “知,知,知。知,知,知。“ 是谁唱起了那那好听的歌声? 原来是正在小憩的知了在唱歌。 是谁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原来是美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