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大陆学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docVIP

 2000年以来大陆学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0年以来大陆学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

2000年以来大陆学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 ● 张彩霞 ?   摘要:近年来,钓鱼岛问题已渐成大陆学界的研究热点,大批学术成果问世,研究主题主要涉及钓鱼岛问题的历史地理研究、法理研究、现状及前景研究等若干领域。这些研究不仅体现为历史地理依据和法理依据方面的深度论述,而且对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各种方案进行了深入思考,表明钓鱼岛问题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日关于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在近年来有升级和复杂化的趋势,大陆学术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有大批新的学术成果面世。关于 20 世纪 90年代及其之前的大陆钓鱼岛问题研究,已有学者做了学术回顾与检视,[1]故本文主要回顾和分析 2000 年以来大陆学者关于钓鱼岛问题的主要学术成果。      一、中国与钓鱼岛列屿的历史地理研究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归属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大陆的历史学者通过充分发掘和考证现存史料,指出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般认为,现存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史籍之一是明永乐元年(1403 年) 的《顺风相送》。《顺风相送》原本藏在英国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1935年,北京图书馆研究员向达在该馆整理中文史籍时,抄录了《顺风相送》等中国古籍。《顺风相送》中有“福建往琉球”一节,记载了从福建到琉球的航海路线,其中就提到了钓鱼屿,即今天的钓鱼岛:“太武放洋,用甲寅针七更船取乌坵。用甲寅并甲卯针正南东墙开洋。用乙辰取小琉球头。又用乙辰取木山。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卯及单卯取钓鱼屿。南风东涌放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头,至彭家花瓶屿在内。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取小琉球。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取赤坎屿。用艮针取枯美山。南风用单辰四更,看好风单甲十一更取古巴山,即马齿山,是麻山赤屿。用甲卯针取琉球国为妙。”[2]   在这一记载中,提到了“钓鱼屿”和“赤坎屿”是福建前往琉球途中的航路指标地之一,而此二岛即是今天的钓鱼岛和赤尾屿,可见钓鱼岛早就为我国人民发现、命名并利用。   还有一些记载钓鱼岛的明清以来的历史资料,像《使琉球录》、《筹海图编》、《重编使琉球录》、《琉球国志录》、《使琉球记卷三》、《中山传信录》、《册封琉球国记略》等,都证明中国早于日本发现并命名了这些岛屿,其并非日本所说的“无主地”。   1534 年,中国明代册封使陈侃上呈了《使琉球录》,其中,记载了古米山( 现今的久米岛)是古代琉球王国的西部疆土。书中不仅明确记载了中琉两国的疆界,证明了钓鱼岛群岛是中国的领土,而且得到了后世中、日、琉球三国学者、官员乃至中琉两国政府的确认。米庆余在对《使琉球录》的细致考证后认为,陈侃《使琉球录》的记载是源于身临其境,经过实际考察而做出切合实际的记载;是源于陈侃等人抵达琉球之后,对琉球王国的刑典制度、山川领地有所“询访”、“见闻”所致,因此具有确凿无误的价值。[3]   戚其章的《钓鱼岛主权归属之争及相关问题》[4]和刘影、肖秀峰的《读〈使琉球录〉有感于钓鱼岛之事》[5]等学术论文,在考察了诸多海内外现存史料后,也详细论述并指明早期的历史资料皆记载钓鱼岛、赤尾屿都在福建海域,是被列入中国海疆之内的。   钓鱼岛问题与琉球问题相关联,这一认识引发了学术界对有关琉球史料的发掘和研究。古代琉球王国和日本的相关历史文献主要有:1650年琉球国向象贤的《琉球国中山世鉴》、1708 年琉球学者程顺的《指南广义》、1726 年琉球学者蔡温的《改定中山世谱》、1785年日本学者林子平的《三国通览图说》、1876 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1873年大槻文彦出版的《琉球新志》等。事实上,这些史料中均不含钓鱼岛列屿。[6]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此后,中日两国就“琉球问题”进行了长达数年的交涉。戚其章《日本吞并琉球与中日关于琉案的交涉》[7]一文对此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叙述,认定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法理看,琉球的主权及前途地位问题皆属未曾了结之案,以致成为近代以来中日间长期迁延未决的一大悬案。米庆余在对日本史料做了细致考察后指出,清朝与日本围绕琉球问题的交涉,是在不明日、琉关系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日本政府主张琉球为本国所属所发出的《说略》疑点重重;至少在 1874 年时,据《琉球藩改革之议》载,“琉球并未实际归属于日本”。[8]      二、国际法视角下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      从国际法来看,钓鱼岛列屿是领土主权的归属问题。日本政府明确表示钓鱼岛列屿是日本国的领土,其依据主要有以下四点:[9]   1. 日本政府在 1885 年通过冲绳县当局实地调查后,确定钓鱼岛列屿( 日本称尖阁诸岛) 不但是无人岛,而且没有清朝先占痕迹,所以在1895 年 1 月14 日内阁通过了在现地建设标志

文档评论(0)

jiyousi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