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概念阐述】
1.三民主义
孙中山所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在同盟会的政纲中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19世纪20年代,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了新的历史特点,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2.毛泽东思想
是指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丰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邓小平理论
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主要体现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各种讲话、报告,与会议决议之中。中国共产党将该理论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2年为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1982—1987年为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1987—1992年为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1992—1997年为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涉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问题等诸多方面。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重要纲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实事求是
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精髓,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不断发展,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史料解读】
史料1: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6月)
解读:
这是孙中山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上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通过中日之间比较的结果,认识到变法维新的重要性,在中国实行变法维新,实现国家富强。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的孙中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已经在考虑国家困境,对清政府抱有希望,尚未实现从改良向革命的转变。
史料2: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解读:
必须通过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就是在中国废除专制、实现共和。
这句话反映了孙中山认识到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希望向西方学习,在中国通过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走上民主富强道路。
史料3: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解读:
这是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的一段话,认为专制统治和列强侵略是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必须立刻实行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加以解决。民生问题并不是很严重,还不是中国大患,所以在应对中国的问题时,可分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这段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当时中国国情的认识,并提出三民主义作为解决方法,在三民主义的实行过程中,又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分轻重先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doc
-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专业课有几科.doc
-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复试各科分数线.doc
- 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初试各专业参考书目.doc
- 华东理工大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业1:Solow模型 答案版.doc
- 华东石油大学2014春大学物理1实验报告.doc
-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A卷.doc
-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网上选课指南.doc
- 华中农业大学近代史试卷.doc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