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人物综合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人物综合复习

2012~2013学年度连江尚德中学《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关键是要把握线索。 一是以“事迹分类”为线索;二是以“时间分期”为线索。 1.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分类,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②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③民族关系;④对外关系;⑤文化等方面。 2.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例】“评价孙中山”(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中\辛亥革命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二、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观点 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 3.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 (1)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辩证地进行评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可以考虑以下一般要素: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如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等。(2)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检验的标准。 (3)注意历史人物的阶级实质。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 秦始皇 一、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1.统一条件: (1)春秋战国,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民族、地区联系加强。(社会基础) (2)人民苦于长期战乱,渴望统一。(人民需要) (3)秦国变法彻底,实力最强。(秦的实力) (4)秦王赢政具有雄才大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广泛吸引各国人才,制定正确的统一战略。(个人适应潮流) 2.统一策略:先弱后强,扫除两翼,最后灭齐。特点:各个击破 3.过程:前230年,灭韩…离间计灭赵…水淹灭魏…强攻灭楚…灭燕…前221年,灭齐,完成统一大业。 4.评价: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对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影响 措 施 影 响 政治 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基本疆域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文化发展; ③促进交通发展。 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 交通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灵渠) 2.秦朝疆域: 以陕西咸阳(西安)为都城,最东、最北的一郡是辽东郡,最西的一郡是陇西郡,最南的一郡是象郡。 三、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严格控制思想文化。 2.长期征战(征越、伐匈、戍边)大兴土木(筑长城、建阿房宫、修秦始皇陵),兵役、徭役、赋税繁重。 3.实行暴政,严刑酷法,穷奢极欲。 四、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功:1.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对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始皇是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他扩大了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发展交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进步。 过:1.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2.迷信法家,制定了严酷的刑法;3、长期征战,大兴土木,兵役、徭役、赋税繁重,激化了阶级矛盾。是一个惟我独尊、穷奢极欲、专制暴虐的暴君,他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专题检测题: 1. (2)材料二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件要商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7分) 1.(1)事实:勤于政务,富于实干,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建设水陆交通网道,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8分) ??? (2)事件:焚书坑儒。(2分)理解:秦始皇镇压反对派,控制思想,手段野蛮残暴,是对文化的摧残,在政治生活也造成恶劣的影响;(2分)但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所以应辩证地看待这一历史事件。(3分)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一、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 措施 意义 政治 平定三藩(西南); 统一台湾(东南)。 平息三藩,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利于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台湾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engzhang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