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地理问题情境的创设.doc
初中地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 精心创设的良好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由“境”生情、情境交融,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情境,也是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敏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材料来讲解各种地理理论知识,不仅可以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使理论内容更形象化,而且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 初中地理 问题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69-01
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的研究认为,思维起始于问题,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活动。他还着重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问题情境中,师生合作进行的探究与发现未知事物的活动。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要求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而这种探究式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和解决的过程中,因此创设地理问题情境无疑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创新能力的前提和源泉。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探索和研究,从而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
1 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所学的任何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被真正理解与掌握,体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三个特性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的。这里的可利用性,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用来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没有这种旧知识,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就失去了基本的落脚点。
比如在八年级学习西双版纳这一节,当讲到它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时,具体分析它的气候特征,为什么会出现旱雨两季?可能对于学生来讲已经是七年级的知识比较模糊了,在此时你把七月份和一月份此地盛行的两种风向(分别是7月西南季风和1月东北季风)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很明显一个是从海洋吹过来的,形成雨季;一个是从陆地吹过来的,形成旱季。教学目的的达成是很轻松的。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有联系意义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方式虽然很传统,但很实用,效果也很好。
2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图表变化规律,创设问题情景
根据需要查找数据,有目的的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搜索信息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学会利用参考书、工具书、文献、网络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扩大知识面等综合素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增强概念原理的说服力,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演绎能力,使教学更加严谨、更加科学。同时渗透了科学方法的培养。
例如,在气候类型一节的教学,我们突破传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教师让学生查找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的数据和图表,并将这些数据图表罗列,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分析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变化的差异,从而产生想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特点的成因。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的观察,学生具有强烈的研究欲望,因而具有可发展性和生命力。
3 通过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现代化手段,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印度”一课时,为了激起学生对印度一课的浓厚兴趣,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有关印度的文人、建筑、宗教文化、生活习俗、文艺形式、贫民窟等信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power point做成动画播放的幻灯片形式,再配以欢快愉悦的印度歌曲作为幻灯片播放时的背景音乐,在开课之初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无一不屏气凝神的把注意力投放在开课的幻灯片内容上,甚至有些活泼的同学,还随着欢快的印度歌曲在座位上不自觉的扭动身躯手舞足蹈,完全陶醉在对印度文化的欣赏当中。这样的导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幻灯片播放结束之后,学生对印度的文化大多都能说出一两点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并且还随着兴趣的激发,产生了许多疑问,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印度一课学习的积极性。
4 走进生活,创设问题情景
地理来源于生活,又与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因此,只要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一定情境,使地理知识与生活、历史、美学等结合起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就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这样就能把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记忆。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现实的感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