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乡近代史发展历程,近代史作业
中
国
近
代
史
作
业
学院:电信学院
班级:xxx
学号:xxx
姓名:xxx
家乡——河南周口的近代史
周口,古属陈国。战国末期,一度为楚国都城。陈胜吴广曾在此建立张楚政权。两汉以来,历代以淮阳为中心设郡置府。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4]
]明代万历年间,贾鲁河河道疏浚完成,于是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清初的五十年间,贾鲁河疏浚达十次,以确保河运畅通。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镇的发展达到顶峰,开辟渡口16个,拥有街道116条,常住居民数万人,流动人口达数十万人。清朝中后期,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1843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致使贾鲁河淤积,贾鲁河北上开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复。周家口镇的商业开始走向萧条。近代史咸丰同治年间,捻军战乱波及周家口,镇内的许多庙宇建筑“三次焚毁,几至于尽”。[4]
????黄水为害,豫东人民生活窘迫,各地每以数十人到数百人为团体,组织小型捻军起义。西华民间亦有秘密串联者。
咸丰八年(1858)
捻军大汉盟主张洛行(洪秀全封其为沃王)和鲁王任化邦率数万人马,进入西华境,驻扎在贾鲁河以东各乡村。
咸丰九年(1859)
二月,捻军首领孙奎星(一作葵心)率起义军由太康、扶沟转战至西华,进入县境北部及沙颍之间,与追击之南阳总兵邱联恩且战且走,至舞阳邱战死。
十月,捻军部将姜太林、侯四淮、李太清等数万人马在周口与清军遭遇战后,经西华转移北上。
咸丰十年(1860)
驻守归德(今商丘)办团练的毛昶熙,奉旨征各县乡勇守卫鹿邑,防捻军西进。西华应征一千五百人,耗钱数万。
咸丰十一年(1861)
十月,捻军王怀义部与孙老成部经沈、项交界处,过商水至西华,旋分两路向舞阳及汝阳进攻。至十一月经西华、太康、宁陵等地回亳。
穆宗同治元年(1862)
二月二十九日,捻军由周口西进西华,攻打郝岗寨(今属商水)。四月,又由襄城、许昌经西华向东进发。
同治二年(1863)
七月十九,蒙、亳捻军首领姜太林、孙四牙、王怀义、周化林、韩老万(一作韩万一、韩奇峰)张小明等,率各路军由鹿邑、淮宁(今淮阳)至扶沟,二十三日攻打西华县城。清军僧格林沁率部驰救,捻军西进郾城。僧住西华南关李宅一宿即去。同年九月末,捻军于临颍大战清军后,经西华东进。
同治四年(1865)
六月,太平天国遵王赖汶光率领太平军和捻军骑兵大军,经鹿邑、淮宁、西华、周口,驰骋于柘城、睢县、鄢陵、通许、长葛、尉氏、洧川、扶沟、临颍等县,拟建立根据地。七月,遵王赖汶光部进驻西华逍遥镇,张宗禹部过县境。(宗禹为张洛行之侄,号“小阎王”)。八月,捻军苗沛霖部将葛小牛率众攻打西华县城,清总兵刘铭传赶来解围。十五日葛部向西南进发,经逍遥镇转临颍。十二月一日,两江总督曾国藩奉命“剿捻”,驻扎周口。命令在贾鲁河东岸筑墙,南起周口,北至黄河,中经淮阳、西华、扶沟、尉氏等县,建立贾鲁河防线,防堵捻军西进。
同治五年(1866)
六月,太平军赖汶光、任二柱二部进入西华县境。时值大雨,又有清军追击。未几分二路一东一南撤退。(西华县志)
二、黄河花园口决堤
日军坦克陷入泥沼
决堤造成的灾难
奔涌而出的黄河水并非任何人力所能控制,黄水出槽后在河南境内分作两股汹涌同奔。西股黄水是主流,源自花园口,至中牟入贾鲁河,南泛尉氏、扶沟、西华等县,于周口东折入颍河,然后分别注入茨河和沙河,再经安徽太和、阜阳、颍上及正阳关,最后汇归淮河。东股黄水源于赵口,由于6月中旬黄河水位上涨冲开赵口口门后形成。赵口的黄水也分为两股,一股向东南直奔朱仙镇,与花园口的泛水汇合:一股绕开封城堤北面,折向东南,至陈留又分为两支,一支沿铁底河,另一支沿惠济河,先后注入涡河,于安徽怀远汇入淮河,自淮河经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注入长江,形成合流局面,进而波及江苏北部诸县市。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个县市遍地洪水,1250万人受灾,89万人死于非命。其中河南省受害最为严重,21个县市、900多万亩耕地被淹,47万人死亡。
《豫省灾况纪实》里有一段文字如此勾勒出黄泛区灾难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