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全章复习与测试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全章复习与测试
一、重点聚焦
二、知识网络
1.实验安全2.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分离和提纯方法 分离的物质 主要仪器 应用举例 倾 析 从液体中分离密度较大且不溶的固体 烧杯、玻璃棒 分离沙和水 过 滤 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 粗盐提纯 溶解和过 滤 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 分离食盐和沙 离心分离法 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 离心试管,离心机 分离泥和水 结 晶 法 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分 液 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 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分离油和水 萃 取 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 用苯提取水溶液中的溴 蒸 馏 从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 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牛角管、温度计 从海水中制取纯水 分 馏 分离两种互溶而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 石油的分离 升 华 分离两种固体,其中只有一种可以升华 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圆底烧瓶 分离碘和沙 吸 附 除去混合物中的气态或固态杂质 干燥管或U形管 用活性炭除去黄糖中的有色杂质 色层分析法 分离溶液中的溶质 层析纸及层析试剂 分离黑色墨水中不同颜色的物质 4.离子的检验 选用试剂 反应现象 Al3+ NaOH 白色沉淀,碱过量后沉淀溶解 Fe3+ KSCN 出现血红色溶液 Ca2+ Na2CO3HCl 白色沉淀,加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l- AgNO3HNO3 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SO42- BaCl2或Ba(NO3)2HCl或HNO3 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 CO32- CaCl2或BaCl2HCl或HNO3 白色沉淀,加酸后产生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3)有关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守恒): C (浓)·V (浓)==C (稀)·V (稀) (4)溶质质量分数(W)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的转化:(注意其中的单位换算)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使用仪器 注意事项 计算 —— 固体求溶质质量,液体求其体积。 称量/量取 托盘天平或滴定管(量筒)、小烧杯 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量筒量取液体后不需要洗涤。 溶解/稀释 烧杯、玻璃棒 溶解要在小烧杯中,切不可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 冷却 —— 将液体恢复到室温(20℃) 转移 一定体积的容量瓶 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失 洗涤 —— 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振荡 —— 使溶液充分混合 定容 胶头滴管 加水至刻度线1—2 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并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相切。 摇匀 —— 两手握住容量瓶,上下颠倒摇匀。 装瓶贴签 试剂瓶 容量瓶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 具体要做到:移量要精确,溶解要安全,冷却要充分,洗涤要洁净,定容要准确,混合要均匀。 (3)误差分析 由公式知,凡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或使溶液体积增大的操作,都会使c偏低,反之偏高。
三、方法整合类型一:化学实验安全题1.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火爆竹 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安全常识。通过化学的学习,在生活实际中,要知道什么行为是安全的,什么行为是不安全的,并尽量知道这些行为为什么是不安全的,怎样处理就是安全的。 解析:煤矿井中常含有易燃易爆的瓦斯气体,所以用火把照明显然是不安全的,A错误;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火爆竹一般是安全的,B正确;液化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所以C中叙述是不安全的;实验中将水倒入浓硫酸会因剧烈放热使液体暴沸,所以D中叙述也是不安全的。 答案:B 总结升华:安全意识是未来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实验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必要保证。 举一反三: [变式1] 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上的是( ) [变式2] 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化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课件必修一.ppt
- 高一化学必修1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PPT.ppt
- 高一化学必修1 氯气的性质 PPT.ppt
- 高一化学必修1 氯水的成分与性质探究 PPT.ppt
- 高一化学必修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PPT.ppt
- 高一化学必修1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doc
- 高一化学必修1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PPT.ppt
- 高一化学必修1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课时).doc
- 高一化学必修1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三课时).doc
- 高一化学必修1 碳酸钠的性质与性用2 PPT.ppt
- 高一化学第一章测试题课件必修二.ppt
- 高一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高考试题汇编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一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高考试题汇编第二部分:物质结构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一节教案.doc
- 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相关计算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一化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案必修一.doc
- 高一化学第三章单元检测必修一.doc
- 高一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高考试题汇编第三部分:糖类 油脂 蛋白质 合成材料(试题来源于2006-2008年高考试题)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一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高考试题汇编第二部分:烃的衍生物(试题来源于2007-2008年高考试题)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一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高考试题汇编人教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