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必修三.ppt

高一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必修三.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必修三

1、背景 讨论: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 魏源从反侵略的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但当时洋务派“师夷”的首要目的却是镇压农民起义,因此两者之间尽管有继承关系,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 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西学的传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 王韬 郑观应 薛福成等 主张:略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 * *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 第一次鸦片战争 A 晚清封建社会晚期 ——危机四伏 B 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侵略扩张 C 鸦片战争 ——惊醒志士 2、主要代表:林则徐、魏源 D 经世致用思想 ——奠定基础 ——林则徐 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科学技术,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新式水师。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编译著作:《各国律例》《四洲志》 ——魏源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书影 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代表作:《海国图志》最详实的历史地理专著.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3、影响:  引导人们去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此后,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也接连出版。 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内忧外患) ①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2、含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通过洋务运动来挽救清王朝。 3、 主张和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运动的内容 (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60年代开始)开创近代教育制度。 结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4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洋务运动 阅读材料思考:跟洋务派相比,郑观应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有什么新的主张? 简评: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起启蒙作用,也为康梁思想形成奠定基础。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没有付诸实践 早期维新思想 三、维新变法 甲午 ①甲午战争的失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重,一方面也证明了“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②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西学的不断传入; 1、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初) 思考:维新派从不同的角度宣传维新思想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找出其思想特点。 2.康梁维新思想 康 有为(1858——1927)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 东西强国,立宪法, 开国会,行三足鼎立 之制,则中国之治强, 计日可待” 位于东山区大塘街长兴里 梁启超(1873——1929) 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严复(1854——1921)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 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 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 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 3、维新思想的实践: 戊戌变法 思考: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推动政治改革   C 发展社会经济  D 促进思想启蒙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 ——器物学习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