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学概论2

情感淡漠,意志及主动性缺乏,疏远群体交往等。 前述安定药只缓解阳性症状,但阴性症状不但不能缓解,甚或使之加重。 替沃噻啶 在用安定药治疗过程中,还可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锥体外系症候群,包括急性肌张力障碍,即不自主地僵硬性收缩躯体的肌肉,静坐不能,表现为坐立不安,不停地动作,震颤麻痹症候群,表现为震颤,僵硬,以及意识,记忆功能的明显损伤。这些副作用虽可采用逐渐递减剂量的方式加以控制,但减少药量往往可使精神病复发。也可应用抗胆碱药以控制肌张力障碍和震颤麻痹症状,意谓前述症状是可逆的。最令人困扰的是长期用药后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一经出现,便属非可逆性,主要表现为口、舌、颊或躯体其它部位呈现各种不自主的运动。 在安定药中,以氟奋乃静及氟哌啶醇产生的锥体外系副作用最多,奋乃静及氯丙嗪次之,硫利哒嗪的副作用较轻。应用舒必利(sulpiride)、瑞英必利(remoxipride)等苯甲酰胺类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少发生,新近发展的水杨酰胺型类似药物如依替必利(eticlopride)、雷氯必利(raclopride)等在大鼠行为试验中也表明较少引起运动障碍。 前述安定药都属于中枢多巴胺神经拮抗剂。精神分裂症有遗传倾向,提示至少部分病因与基因有关,过去30年认为脑内多巴胺神经亢进导致精神分裂症。运动功能、自律过程、情绪和行为的控制,都与多巴胺神经的活动分不开。兴奋多巴胺神经的药物如苯丙胺,左旋多巴等能加重或产生精神症状。学者认为,多巴胺神经过度激活是产生精神病的原因,而抑制多巴胺神经是精神病药物的基础。近年解剖精神病患者尸体,也发现脑内多巴胺神经受体的结合明显增加,多巴胺及其受体含量也增多。可是,多巴胺神经还和运动功能有关,阻断了多巴胺神经受体,也必然损伤运动功能。为了克服这缺点,有必要找到作用方式不同的新型精神病药物。 脑内多巴胺神经通路主要有三条。一为自黑质至纹状体,二为中脑至大脑皮层,三为中脑至边缘叶,其中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约占全脑的70%,常规安定药的副作用类似震颤麻痹症的症状。近年研究这病的发病原理,发现由于自黑质至纹状体的多巴胺通路退化。胆碱神经控制多巴胺的释放,抗胆碱药消除了这种控制,使多巴胺释放增加,因而可用以治疗震颤麻痹症。 1988年将多巴胺神经受体区分为D1亚型与D2亚型,D1亚型受体激活后,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强,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D2亚型受体激活则使细胞内cAMP降低。1990年以后应用重组DNA克隆技术,又将脑内多巴胺神经受体重分为D1、D2、D3、D4、D5五种亚型受体。其中D1与D5两种受体的氨基酸排列较相近,合称D1样受体;D2、D3、D4三种受体的氨基酸顺序较近,合称D2样受体,在五种受体中,以D1与D2两种受体在脑内数量最多。 在寻找抗精神病新药的过程中,发现二苯并二氮杂 环卓类化合物氯氮平(clozapine)的作用与过去应用的精神病药物性质不同。因将其作为非常规精神病药物。此药对精神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都有疗效,而较少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基本上不产生迟发性运动障碍,并有抗震颤麻痹症作用。它不促使分泌催产素。对常用安定药难以奏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却可改善症状。可是,氯氮平也有典型副作用,1-3%的患者可产生粒性白细胞减少,这是一种免疫性副作用,可能是由于药物与体内大分子化合物结合形成抗体,导致免疫反应。由于这副作用,氯氮平规定仅对其它药物无效的精神病患者服用,或其它药物已产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服用,给药期间应对患者进行每周白细胞计数,以尽量减少严重副作用的发生。此外,氯氮平还可产生心动过速(25%患者),流涎(30%患者),眩晕(20%),嗜睡与镇静(40%),口干等。 为了克服氯氮平的不良副作用,合成并试验了许多类似化合物,设想副作用可能因杂环上的NH所引起,将NH改变为电子等排体CH2,成为氟哌拉平(fluperlazine),临床试验结果1/3的精神病患者症状可有改善,并不发生多涎或药物热等副作用,也较少发作锥体外系副作用,但仍不免粒性白细胞减少症。再将一个苯环改换成生物电子等排体恶唑环,成为替氯西平(tilozepine),虽能改善精神分裂症,却可诱发癫痫。 氯氮平虽非完美的精神病药物,但仍可说明抗精神病作用与锥体外系副作用是可以分开的,于是引起许多研究从受体的角度研究氯氮平的特色。 过去应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多为多巴胺神经D2受体拮抗剂,例如氟哌啶醇对D2受体的亲和力比D3受体强10-20倍。 氯氮平对D3和D4受体的拮抗作用比对D2受体更强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