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琵琶行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 琵琶行必修1

高一语文必修1 琵琶行 【复习目标】 1、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句。 2、理解全文结构,把握情感。 3、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复习设想】 1、解决本文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反馈练习巩固。 【复习课时】 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字音 盆(pén)浦口 铮(zhēng)铮 悯(mǐn)然 贾(gǔ)人 恬(tiǎn)然 迁谪(zhé) 荻(dí)花 管弦(xián) 嘈(cáo)嘈 呕(ōu)哑(yā) 六幺(yāo) 嘲(zhāo)哳(zhā) 钿(diàn)头 2、解词义 (1)古今异义 ①明年秋,送客盆浦口(第二年)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脸色、神色、姿容) ③老大嫁作商人妇(年龄大) 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于是作)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爆发出,突然冲出)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 ⑦凝绝不通声暂歇(时间短) ⑧曲终收拨当心画(在……中心) ⑨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声) 3、词类活用 歌以赠之(名作动,作歌) 梦啼妆泪红阑干(名作动,流泪) 浔阳江头夜送客(名作状,在夜里)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作动,重视;轻视) 遂命酒(名作动,摆酒席) 4、特殊句式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 感斯人言(被动) (吾)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 歌以赠之(宾语前置) 二、重难点解析 (一)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明确: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二)分析诗文 1、第一段写“浔阳江头夜送客”。 (1)“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2、第二段写“江心聆听琵琶曲”。 (1)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 比喻句    音乐 大弦嘈嘈如急雨 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 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 激越雄壮 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 戛然而止 (2)在乐曲终了之后,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结尾,这两句作用如何? 明确:诗人没有直接写听者的热烈反响以说明琵琶女技艺非凡和乐声的感人至深,否则过于直白就不含蓄,不含蓄也就显不出深沉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反衬“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人们无声地沉浸、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之中,那深深打动人的乐声仿佛缭绕迂回耳际,不由得使诗人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在这片刻的沉寂中,只见一轮迷蒙的冷月荡漾在江心的微波之中,它提醒诗人从乐声中回到现实中来。这句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共同表现了琵琶女与诗人息息相通的复杂情感,是那么的忧愤、哀怨凄楚、苍凉,给整个音乐形象补足了画龙点睛之笔。 3、第三段写“江中听诉身世苦”。 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轻貌美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独守空房;用昔日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前半部:色艺超群,红极一时,欢乐奢华 后半部:年长色衰、委身贾人,孤苦寂寞二 、师生共同学习第四、五段。 4、第四段写“同病相怜感慨多”。 提问: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 明确:尽管诗人与琵琶女的社会地位、生活道路和生活态度不同,尽管他们素昧平生,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失意者的感受却是相通的。第一,彼此都自京都沦落江州。第二,彼此都怀才不遇。(名艺人—大诗人)第三,彼此都有着不幸的遭遇(年长色衰嫁商人—才华横溢遭贬谪),过着孤寂的生活(守空船—酒独倾)。第四,诗人是琵琶女的知音(弹出幽愁暗恨—尽通曲中之情),失意者同病相怜。正因为如此,诗人在最后重听了琵琶女的再次弹奏之后,洒下了同情之泪。 5、第五段写“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全诗共有四处景物描写:第一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是烘托秋风瑟瑟的悲凉气氛,表现诗人惜别的惆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