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成分输血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适应症:病人由于输用保存血而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反应;为预防在器官移植中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 4.剂量:因制备过程中或过滤过程中损失部分红细胞,故输用量稍大于浓缩红细胞用量 去除白细胞输注缩短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 (天数) 未输血 去除白细胞 未过滤 14 12 10 8 6 4 2 0 18 16 去除白细胞输注减少病支出 病人支出 未输血 去除白细胞 未过滤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去除白细胞能降低术后感染 感染率 (%) 未输血 去除白细胞 未去除白细胞 25 20 15 10 5 0 10.63 1.36 10.24 2.94 5.95 混合输血(n=5.95) 6.99 △ 0.57 7.13 1.57 △ △ 2.71 △ △ 输注红细胞(n=701) 未去白细胞组 5.76 ﹡ ﹡ 0.56 ﹡ ﹡ 5.56 ﹡ ﹡ 1.41 ﹡ ﹡ 3.21 ﹡ ﹡ 混合输血(n=3056) 5.04 ﹡ ﹡ △ 0.32 ﹡ ﹡ 5.36 ﹡ ﹡ △ △ 0.95 ﹡ ﹡ △ △ 1.32﹡ ﹡ △ △ 输注红细胞(n=1587) 去白细胞组 死亡率 输血反应 院内感染 非手术并发症 手术并发症 成分 分组 注:和未去白细胞组比较χ2 ≥5.069, ﹡ ﹡ P0.01; 组内比较χ2 ≥2.817, △ P0.05, △ △ P0.01 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差异(单位:%) 五、红细胞悬液 1.特点: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28ml红细胞添加剂(腺嘌呤、葡萄糖 甘露醇)后制成,所有操作在三联袋内进行。4℃保存35天。 2.作用及适应症:同浓缩红细胞 3.剂量:同浓缩红细胞 六、洗涤红细胞 1.特点:2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6次,最后加30-40ml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红细胞回收率70%。12h内输注。 2.作用:运O2。 3.适应症: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病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高K+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 4.剂量:根据病情决定用量,因制备过程中损失部分红细胞,输血用量要稍大于浓缩红细胞用量。 洗涤红细胞 七、冰冻红细胞 1.特点: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保存红细胞10年以上,解冻后加入30-40ml生理盐水或原血浆;该制品极少含有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洗除了枸缘酸盐、K+、NH3、病毒等。24h内输注。 2.作用:运O2和扩充血容量。 3.适应症:保存稀有血型的红细胞;保存病人自己的红细胞以备将来作自身输血;其他与少白细胞红细胞的输注和洗涤红细胞输注的适应症相同。 4.剂量:用量及输血方法同浓缩红细胞输注。 八、照射红细胞 1.特点:淋巴细胞对中等剂量的电离辐射相对敏感,而血液其他成分则不敏感,红细胞对照射损伤的抵抗力很强;适当选择照射剂量,照射血液制剂既对其他血细胞损伤小,又灭活了淋巴细胞,达到了防止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血液制品被照射后,并不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无害。 2.作用:运O2。 3.适应症:已知或怀疑可能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各种疾患,如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骨髓移植受体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子宫内输血、新生儿换血、早产儿和新生儿等。 4.剂量:根据病情决定输注的剂量。 * 成 分 输 血 Blood Component Therapy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输血科 滕本秀 输血发展史 一. 国外输血发展史: 1. 古代输血: 古代人把血液看得十分神秘,认为用血液洗澡或饮用血可以恢复体力,返老还童。古罗马斗剑士在斗剑场上争饮频临死亡人的血,试图从中获得勇气和力量。1492年罗马教皇八世中风,皇医束手无策,提出饮用人血来治疗,结果未治好,返而白送了三条因放血过多年轻人的生命。这种疗法延续到16世纪。虽然不是真正的输血,但应视为输血的开端。 1616年英国医学家Harvey用动物实验证明血液在体内的循环方向和运行途径。1628年首次发表血液循环论文,1651年发表第二篇论文-血液在体内是流动的。为后来的输血奠定了基础,启发了人们往血管内注射药物,将药物带到全身,起到治疗作用。1665年英国医生Lower首先给狗与狗之间输血,救了狗的一条命。 1667年法国人Denys开展羊与人之间的输血,将羊血输给一男孩取得成功。同年将小牛的血输给一患梅毒的人出了意外,输血后发生发热、腰痛、黑尿便死亡。死者家属状告Denys杀人罪,法庭判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