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必修1_第2章_第1、5节_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0细胞中的无机物浅析.ppt

2011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必修1_第2章_第1、5节_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_0细胞中的无机物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高考上海卷)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水对人体重要性的是(  ) ①水和糖类,蛋白质、脂肪一样,为人体提供能量 ②没有水,人体内大部分化学反应就根本不会发生 ③水的比热小,有利于维持体温 ④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水为无机物,不能供能,但水可作反应的介质、反应物,可运输物质。其比热大,有利于维持人体体温。 【答案】 C 7.(2008年全国卷Ⅱ)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请回答: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__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________(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________(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 【解析】 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其贮藏的淀粉不断水解成还原糖。因此,果肉提取液加入斐林试剂,煮沸后,呈砖红色。第X天的提取液中淀粉的含量多,还原糖的含量少,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较深,而第Y天的果肉提取液中,淀粉的含量少,还原糖的含量较多,因此蓝色变浅,加入斐林试剂煮沸后,砖红色较深。果实中淀粉的含量越来越少,还原糖的含量越来越多。由于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因此在第X天开始喷洒乙烯利,曲线Ⅰ的下降速率加快,曲线Ⅱ的上升速度加快。 【答案】 (1)浅 淀粉 Ⅰ (2)深 还原糖(不能答葡萄糖) Ⅱ (3)加快 加快 课后活页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选材与制备:鲜肝提取液或豆浆滤液   呈色 反应:  结论:说明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 本实验是利用颜色反应鉴定不同的物质,因此在实验的选材上应注意以下两点:①材料本身应无色,以免对结果产生干扰;②材料应富含相关物质,使现象更显著。 1.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解析】 A正确:如果蛋白液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容易刷洗干净。B错误:只加双缩脲试剂A是造成碱性环境,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粘固在试管壁上。C错误:鸡蛋蛋白液中含丰富的蛋白质,是蛋白质鉴定的合适材料。C错误:蛋白液中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B,摇匀后即可观察现象,是否粘在试管壁上与反应时间无关。 【答案】 A 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D.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Ⅳ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红色 【解析】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所用溶质相同,且所用氢氧化钠的浓度相同,但是二者所用硫酸铜的浓度不同。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甲液与乙液现混现用,一次加入,而鉴定蛋白质要先加A液,再加B液。脂肪的鉴定中,由于脂肪滴小且分散在细胞中,所以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是红色。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 【答案】 B 3.(2008年重庆高考改造)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总糖含量变化是________,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______,由此可推测糖类和蛋白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