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二 文言文阅读 课案6 识记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5)左迁:降级使用,贬官。《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必犹恨之,遂左迁毓。” (6)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退休。 方法突破 1.认真阅读,牢固记忆; 2.结合名人身世、历史故事广泛记忆; 3.要善于从所做的文言文中搜集、整理、记忆。 课案6 识记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学习目标 分类点拨 学习目标 1.准确识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2.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提高准确答题的能力。 分类点拨 一、官职常识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辅臣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国家大权。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时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时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3.官职名称 (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管理全国政务的人。也称相国、宰相,简称“相”。 (3)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4)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5)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6)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7)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8)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9)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10)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11)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讲座9 突破化学生生活、热点问题因“情景陌生”面失分的陷阱课件.ppt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本理论 第5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ppt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专题讲座8 杂化类型及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方法课件.ppt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化学实验基础 专题讲座5 突破在定量实验中因“获得数据不准确”而失分的陷阱课件.ppt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ppt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规范答题能力-套用8套答题模板提升答题准度 1 沉淀洗涤的验证实验课件.ppt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化学实验基础 第12讲 化学实验方案与设计课件.ppt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提升考场得分能力-突破高考6种新题型、全面提升考场得分效度 1 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化学基本理论综合题课件.ppt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规范答题能力-套用8套答题模板提升答题准度 3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课件.ppt
- 【与名师对话】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四 化学实验基础 第11讲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课件.ppt
-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八 新闻、科普文阅读 课案2 问题探究课件.ppt
-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六 散文阅读 课案1 体会散文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课件.ppt
-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六 散文阅读 课案2 分析散文结构,把握散文思路和主旨课件.ppt
-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六 散文阅读 课案3 鉴赏散文形象和表达技巧课件.ppt
-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六 散文阅读 课案5 问题探究课件.ppt
-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十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课案1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课件.ppt
-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十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课案2 结构混乱 成分残缺或赘余课件.ppt
-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十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课案3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课件.ppt
-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十一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课案2 压缩语段课件.ppt
- 【全优策划】(四川新课标卷)2016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十一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课案1 扩展语句课件.ppt
文档评论(0)